饮鲍庄泉石淙

行歌涉沂泗,暂偕鱼鸟欢。

碧草夹修逵,炎风吹我冠。

道旁有嘉树,四月秋声寒。

俯见石淙水,突出成潺湲。

清虚涵云日,滴沥锵瑶环。

主人有逸兴,为我陈盂盘。

解衣坐鱼笱,挥手截素湍。

莹彻青玉镜,照我颜色丹。

泠泠漱琼液,飞沫尽可餐。

祓洛未为盛,临濠惬所观。

迟晖速短炬,走海无停澜。

能将双蓬鬓,逐彼两跳丸。

长谣望前路,于此且盘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慎行在明时游历至沂泗之地,与自然界的鱼鸟同乐的情景。诗中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沿途的景色,从碧草、炎风到嘉树、石淙水,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机与清幽。诗人通过“俯见石淙水,突出成潺湲”、“清虚涵云日,滴沥锵瑶环”等句,细腻地描绘了水流的潺潺声和清澈景象,仿佛让人身临其境。

接着,诗人进入了一处名为鲍庄泉石淙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主人的热情款待。诗人描述了主人设宴的情景,“解衣坐鱼笱,挥手截素湍”,展现了主人的雅兴和对客人的尊重。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享受着清静与自然之美。

最后,诗人感慨时光易逝,表达了希望能在这样的美景中停留更久的愿望。“迟晖速短炬,走海无停澜”,这两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也是对眼前美景的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石窦泉

石窦泉异哉,此窍何年凿。

湓流鸣地底,砅岩成大壑。

骇浪悬且腾,惊湍飞复薄。

歘如玉壶倒,靃似春雷跃。

片片广陵涛,洒作霜天鹤。

增浇旋石濑,猗靡龙鳞络。

淈汩入回渊,欲去复疑却。

孟公酷好奇,取瓢承濆瀑。

我亦一俯首,慡然心魄愕。

四月衣袂寒,共谓秋霜落。

嗟哉造化工,于此固橐籥。

形式: 古风

从泗上归宿杜太学庄舍

暮从川上来,两袂涵清辉。

回首睇泉皋,苍茫紫烟飞。

相挈入村舍,解鞍控板扉。

牛羊深巷入,鸡犬空墙依。

中庭有花树,郁郁何葳蕤。

山月在帘牖,星河亦已稀。

宛然林壑姿,顾视朝市非。

主人有旨酒,行吟聊共挥。

避世岂在远,此中可忘归。

形式: 古风

登峄山绝顶有怀贾大卿石葵

兹山一何高,岱宗青未极。

峻削玉芙蓉,去天不盈尺。

我来啸良偶,杖策探奇迹。

窈窕寻幽壑,岖嵚扪绝壁。

俛首瞰虹霓,四望寥天一。

重阴万里生,游目忽不怿。

睇彼东南陬,山川含奥邑。

沧浪如衣带,半挂青岩色。

中有素心人,寤歌方宴息。

欲往一相觌,其如修路隔。

据彼孤桐枝,临此万仞石。

愿因天风吹,达我心相忆。

曲终弦欲绝,抚琴长叹息。

形式: 古风

曝经石

朝下天门关,夕憩曝经石。

此石自何年,斜倚万仞壁。

叠嶂洒飞泉,匹练百馀尺。

水底玉篆分,了然成鸟迹。

其文乃上古,读之茫不识。

谁参雪窦禅,永示金仙迹。

渌池低宝树,宛见祥河出。

兀坐听潮音,洗耳心方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