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三)

旧垒旌旗尽,荒城太白高。

鲁连迟蹈海,伍相故乘涛。

覆辙伤钩党,中原半绎骚。

蘋浮望南北,馀愿老蓬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交织的场景,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旧垒旌旗尽”,描绘了昔日战场上的辉煌已成过去,只剩下废弃的营垒,旗帜不再飘扬,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历史的变迁。接着“荒城太白高”一句,以“太白”(即天山)的高耸,衬托出城市的荒凉与孤独,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鲁连迟蹈海,伍相故乘涛”两句,引用了鲁仲连和伍子胥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与敬仰。鲁仲连是战国时期著名的义士,他不慕名利,敢于赴汤蹈火;伍子胥则是春秋末期的著名政治家,他忠心耿耿,最终投江自尽。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寄托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高尚人格的向往。

“覆辙伤钩党,中原半绎骚”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这里的“钩党”指的是历史上因政治立场不同而遭受迫害的群体,“中原半绎骚”则可能暗指中原地区因战乱、动荡而民不聊生的景象。这两句诗揭示了历史的轮回与教训,提醒人们要警惕历史的悲剧重演。

最后,“蘋浮望南北,馀愿老蓬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愿望与情感。诗人或许希望像水面上漂浮的蘋草一样,随波逐流,自由自在地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归隐田园、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四)

沟水正渐车,田盘绕屋庐。

行人时饮马,邻叟偶叉鱼。

榾柮看炉火,支离耽道书。

偷生忘岁月,归梦亦踌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五)

不迕秋风意,溪头岸角巾。

似闻阿谷女,相讶武陵人。

避地爱林壑,寻歌浃隐沦。

向来江海梦,流落见天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六)

空谷幽人怨,山城戍卒呼。

残兵抛断镞,过客卖明珠。

晚市鱼虾贱,荒阡草树芜。

灵风祠圣女,凄绝夜啼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平谷杂诗十八首(其十七)

乱势今无已,客行殊未央。

长谣仍独酌,小枕当还乡。

梨枣家家熟,星辰夜夜望。

十年忧国意,拭泪到沧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