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郭转萧瑟,寒溪生素波。
茅檐迎日暖,枫岫占秋多。
从宦嗟吾懒,流年奈尔何。
念归应不远,新菊已缘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走出城郭后的景象,感受到一股萧瑟的秋意,寒溪水静静地流淌,泛着清冷的白波。茅屋在阳光下显得温暖舒适,而远处的枫林则透露出秋天的丰富色彩。诗人感叹自己为官生涯的懒散,时光匆匆流逝,无可奈何。他心中暗想,归乡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了,因为新生的菊花已经开始蔓延上山坡,预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归期将近。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流露出淡淡思乡之情的诗篇。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天意阴晴冻未分,忽惊璧璐散纷纭。
梅花露白难誇客,麦本藏青预策勋。
野水断流鱼入椮,江云垂地雁迷群。
太平天子新鸿号,感召端由叶气薰。
天气正清和,人情物意嘉。
绿树荫屋角,微风起檐牙。
挟书仲舒园,种菊渊明家。
逍遥无一事,远志凌青霞。
富贵悬诸天,祸福人所召。
但于平处行,福轻祸亦少。
贪夫只竞前,而不顾其后。
忽焉一失脚,千佛不可救。
千首诗轻万户侯,富如猗顿亦何求。
六义中间有至乐,不须苦作楚人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