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丞晏尚书和答十二兄夜归遇雪之作

有客天街夜辔还,霰花无数拂雕鞍。

路疑西极瑶池近,人似南朝鹤氅寒。

漏鼓传声催暝色,曲车迷辙寄馀欢。

埙篪雅韵皆多感,偏觉阳春再和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夜晚,有位客人在京城街头骑行归来,无数雪花轻拂他的雕饰马鞍。
道路仿佛通往西方仙境瑶池,人的衣着像南朝仙鹤的羽毛般清冷。
更漏声中,夜色渐深,华丽的车辆迷失了路径,寄托着余下的欢乐。
吹奏的埙篪乐音充满深沉的情感,特别觉得再次和诗的难度加大。

注释

有客:客人。
天街:京城街道。
夜辔还:夜晚骑行归来。
霰花:雪花。
雕鞍:雕饰马鞍。
疑:仿佛。
西极:西方尽头。
瑶池:仙境瑶池。
南朝:古代南方朝代。
鹤氅:仙鹤般的长袍。
漏鼓:更漏(古代计时器)。
催暝色:催促夜色降临。
曲车:华丽的车辆。
迷辙:迷失道路。
埙篪:古代两种乐器。
雅韵:高雅的旋律。
多感:充满情感。
阳春:古代诗歌名《阳春白雪》。
再和难:再次和诗有难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寒冷的冬夜中骑马回家的情景,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雪花纷飞、路途难辨以及行者孤独寂寥的心境。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画面感和抒情色彩的佳作。

"有客天街夜辔还" 一句,以"客"字开篇,设定了一个旅人在夜幕下的孤独形象;"霰花无数拂雕鞍"则生动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景致,以及它们覆盖在马鞍上的情状。

接下来的两句"路疑西极瑶池近,人似南朝鹤氅寒",通过对比和想象,增强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路疑西极瑶池近"使人联想到仙境般的远方,而"人似南朝鹤氅寒"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冷清与孤独。

"漏鼓传声催暝色,曲车迷辙寄馀欢"两句中,"漏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曲车迷辙"则表达了行进中的困难和迷茫。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递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最后两句"埙篪雅韵皆多感,偏觉阳春再和难"中,"埙篪"指古代乐器,"雅韵"则是高雅的音响。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以及在当前环境下难以重现往日欢愉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笔法和深厚的情感,还反映出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833)

宋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中丞晏尚书乘舆宿殿致斋日巡仗遇雪

十里甘泉卤簿新,即时天借雪清尘。

光含九陌疑无暝,花拂千旗旋作春。

夹路綵楼偏著粉,中天峣阙更成银。

绛驺案仗传呼盛,宁似梁王不悦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中丞晏尚书圆丘观礼

三袭觚坛夜未央,金支蟾彩共荧煌。

凤舆遥憩壝门次,翟尾交分褥路香。

星魄媪神联绀席,文宗武祖侑瑶觞。

万灵醉止纯休集,方信周家骏命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和友人晚出池上

节物更徂候,幽衿属钓台。

兰苕兼佩长,桂叶学旗开。

鹊避惊弦去,鱼随晚饵来。

谢塘多藻思,弭盖一相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龙图王学士经涂洛邑见寄

谢病台阶别邃旒,更荣符钥守司州。

箧书已辩恩难报,台礼虽颁政未修。

漱石洛波鸣佩晓,插云嵩色绀屏秋。

烦君丽句催登览,欲便长随麋鹿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