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查若庸下第东还

读书不为科名读,若说科名误此生。

请看草庐初读起,便知专不为科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读书的目的与社会对读书的功利化理解,表达了作者对于读书本质的深刻思考。首句“读书不为科名读”,直接点出读书并非仅仅为了追求科举功名,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接着,“若说科名误此生”则从反面强调了过分追求科名可能会导致人生的偏颇和迷失。

后两句“请看草庐初读起,便知专不为科名”,以“草庐初读起”的情景为喻,说明真正的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是出于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智慧的追求,而非单纯为了科名。这里“草庐”象征着简朴、清贫的生活环境,暗示了读书者可能面临的物质条件的艰苦,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高尚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真正读书人精神世界的赞美,以及对社会上过于功利化看待读书现象的批判。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而非仅仅将其视为获取功名的手段,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理念。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送查若庸下第东还

浮名得失何须较,实学盈虚当自强。

君有长才长十倍,好于十倍更增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日偕龚工部过杨氏东郭草亭

小小茅亭下,阴阴柳树多。

町畦接城郭,花卉近阳和。

阁老题诗在,游人载酒过。

坐听灌园者,时唱太平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过南溪翁庄

嘉树绕崇垣,清流映荜门。

治生余粟帛,供祭足鸡豚。

诗酒闲情寓,衣冠古制存。

时时逢野老,共话长儿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城南夜集

明月照高秋,城南昨夜游。

行厨依绿树,长席近河流。

鸥梦芙蓉渚,渔灯杜若洲。

荒闲尽堪乐,何必酒家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