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李士瞻所作的《五虎门》,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五虎门的重要地理位置和历史厚重感。首句“西游昔上三潴峡”回忆了过去的旅程,而“今见南荒五虎门”则将视线转向眼前的景象,强调其在南疆的边防要塞地位。
“势接天关并地轴”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五虎门的险峻气势,仿佛连接天地,显示出其战略意义。“气吞雌伏与雄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威猛之气,暗示着此地曾震慑四方。
“八闽津要难耽视”点明五虎门作为福建的交通要冲,其重要性不容忽视。“百粤山河总大藩”则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强调这里是南方诸多地区的屏障。
最后两句“千载卧龙今复起,只凭三顾靖中原”借用诸葛亮的典故,寓意五虎门如同沉睡的英雄再度觉醒,期待有如刘备三顾茅庐般的贤者来平定中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英雄人物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五虎门的崇敬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