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寒食从刘八丈使君登迁仁楼眺望

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

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

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

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

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

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唐代诗人李穆在三月三日寒食节与刘八丈使君一同登临迁仁楼,眺望远方的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活动的和谐交融。

首句“从公无小大,在伴乐人贤”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亲密关系,无论大事小事,都愿意相伴左右,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接着,“楚国逢荒岁,随人若有年”两句,通过对比荒年与丰年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陪伴之情。

“空波交水埒,重岫夹畬田”描绘了水波与山脉交织的壮丽景色,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与宁静。“桑柘温风软,云霞返照鲜”则将视线转向田园,温暖的春风轻拂桑柘树,云霞映照下,田野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因高寺刹迥,临远郡楼偏”两句,诗人借登高远眺之景,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对高僧静修之地的敬仰。“花柳清明节,亲宾上巳筵”描绘了节日里亲朋好友相聚的欢乐场景,花柳飘香,上巳节的宴席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后,“故乡徒有路,春雁独归边”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虽然心中有归乡之路,但现实却只能独自面对春雁南飞的景象。“幸望山阴客,为文内史前”则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作美好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

李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姥山

扬舲穷海岛,选胜访神仙。

鬼斧巧开凿,仙踪常往还。

东瓯冥漠外,南越渺茫间。

为问容成子,刀圭乞驻颜。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元使君

郢门将咫尺,龙节莫夷犹。

送客与云散,行人看月愁。

遥闻江汉水,日与政声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历山(其一)

齐州城东舜子郡,邑人虽移井不改。

时闻汹汹动绿波,犹谓重华井中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贿]韵

历山(其二)

西家今为定戒寺,东家今为练戒寺。

一边井中投一瓶,两井相摇响泙濞。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