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学者夏曾佑所作的《赠麦孺博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人以十年阔别后的重逢为背景,描绘了两人相见时的情景和感慨。
"十年不见两茫茫",开篇即写出久别重逢的惊讶与恍惚,仿佛时间的流逝使得彼此都变得陌生而遥远。"忽尔相逢语转忘",形容两人在乍见之下,言语之间竟有些无从说起,昔日熟悉的话题如今却显得难以启齿。
"一劫那能一宵说",诗人感叹命运多舛,即使相聚一宵也无法详述各自经历的艰辛。"此江未比此心长",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波澜壮阔,远超过眼前的江水,暗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复杂。
"琉璃厂外泥没脚,关帝庙前酒尽觞",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出两人在旧地重游,借酒浇愁的情境,琉璃厂和关帝庙都是他们共同的记忆,酒尽杯空,寓意着时光易逝,人事如梦。
最后两句"自问只疑弹指耳,兀然相对满头霜",诗人自问自答,感叹岁月匆匆,仿佛弹指一挥间,两人都已白发苍苍,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对友谊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节描绘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复杂心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