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改之二首(其二)

不识刘郎莫便语,酒酣耳热未全疏。

士当穷困能无慊,我自斟量愧不如。

横槊赋诗俱有分,轻裘缓带特其馀。

当今四野无尘土,宜有奇才在草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不要轻易对陌生人说话,除非他醉得满脸通红。
人在困厄中仍能心无不满,但我自感不如他深思熟虑。
共同举杯赋诗是我们的本分,他轻松自在的态度更是超然。
如今天下太平,应有非凡人才隐居草庐之中。

注释

刘郎:指身份不明的人,或暗指某位杰出人物。
语:交谈,说话。
酒酣耳热:形容饮酒过量,情绪激动。
全疏:完全疏远。
穷困:困境,困厄。
慊:不满,遗憾。
斟量:深思熟虑,衡量。
横槊赋诗:手持长矛吟诗,形容豪放不羁的行为。
俱有分:都有资格,共同享有。
轻裘缓带:穿着轻便的皮衣,宽松的腰带,形容人的闲适风度。
四野无尘土:形容天下太平,社会安宁。
奇才:非凡的才能,杰出的人才。
草庐:简陋的草屋,常用来指隐居之处。

鉴赏

此诗语言自然,情感真挚,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才华横溢的期待。首句“不识刘郎莫便语”表明与刘改之之间的默契和深刻了解,只有在酒酣耳热的时候,才能完全倾诉心中的事情。

接下来的“士当穷困能无慊,我自斟量愧不如”反映了诗人对于朋友处于贫困境遇时仍然能够保持高洁品格的钦佩之情,而自己则感到自惭形秽,无法与之相比。

“横槊赋诗俱有分,轻裘缓带特其馀”一句中,“横槊”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常在手边放置的笔架,象征着文学创作;“轻裘缓带”则形容一种不事声张、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两者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朋友才华横溢和个人品格的赞赏。

最后,“当今四野无尘土,宜有奇才在草庐”一句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境界,认为现世间洁净无污染,是个培养奇才的好时机。诗人期待着在简陋的小屋中,能够孕育出杰出的才智和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赞美和对人才的期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品格和文学创作的重视。

收录诗词(13)

王居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刘改之二首(其一)

刘子堂堂七尺躯,高谈世事奋髯须。

观渠论到前贤处,据我看来近世无。

出语令人惊辟易,处穷无鬼敢揶揄。

徜徉闹市浑无畏,要是人间烈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韵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

纵横列簨虡,埋没见追蠡。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

著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

倘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形式: 古风

送刘改之

名满江湖刘改之,半生穷困只吟诗。

人言季布恐难近,我谓郑老真吾师。

试令满饮至酩酊,愈觉高论生神奇。

豪家有财不识宝,贫者识之空嗟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游委羽山

几日山不到,到山心自清。

棱棱有方石,拾得通仙灵。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