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澜阁

飞栏跨乔木,危柱枕苍矶。

石漱溪声碎,林分日影稀。

正宜逃暑气,聊用解征衣。

欲去重回首,清风满翠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水画卷。诗人以澄澜阁为立足点,俯瞰四周景致,细腻地捕捉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情感的微妙波动。

首联“飞栏跨乔木,危柱枕苍矶”,开篇即以动态的视角展现澄澜阁的地理位置,飞檐高耸,跨越参天大树,支柱紧靠着青石矶岸,既显出阁楼的雄伟气势,又暗示其与自然环境的紧密联系。

颔联“石漱溪声碎,林分日影稀”,进一步深入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观。溪水在石头上潺潺流过,发出细碎的声音,树木间光影交错,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显得稀疏而斑驳。这两句通过声音与光影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颈联“正宜逃暑气,聊用解征衣”,转而表达诗人对澄澜阁避暑纳凉的惬意感受。在炎炎夏日,这里成为一处理想的避暑之地,不仅能够暂时摆脱酷热,还能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放松。

尾联“欲去重回首,清风满翠微”,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之情。在即将离开之际,诗人回望澄澜阁,只见清风拂过翠绿的山峦,满眼都是清新与宁静。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澄澜阁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祐六年秋夜泊震泽时涨潦未尽牵道断毁仍阻风

四顾水天平,扁舟竟日撑。

孤村聊可舣,薄暮不成行。

云重鱼龙起,风高波浪惊。

无心就衾枕,坐看月华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君山

特秀起平湖,秋空照日孤。

无尘接南楚,有路到东吴。

聚翠时浓淡,长林半有无。

未能寻胜赏,飞梦绕烟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狼山

长江到海处,独秀峙江干。

平野根虽阔,惊涛迹未残。

高环僧刹稳,翠入郡楼寒。

千里吴王国,临窗仔细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洞庭

险固三苗左,茫洋七泽西。

山光千叠小,天碧四垂低。

风便修途近,波惊跬步迷。

谁知鱼鸟乐,不复待鼗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