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其二)

君家舍人公,世谓王杨作。

谁知所传授,白首终林壑。

至今有源流,泾渭分清浊。

岂比世上儿,风姿矜濯濯。

形式: 古风

翻译

您的家族舍人公,世人皆称他为王杨的作风。
谁知道他所传承的品质,直到老去仍坚守山林之中。
他的精神至今仍有影响,如同泾渭分明,清澈与浑浊自分。
这哪里能与世间那些只顾表面的人相比,他的风度气质始终如一,洁净无暇。

注释

舍人:古代官职名,此处指亲近的随从或幕僚。
王杨:可能是某位历史上有影响力的人物,这里代指其行事风格。
白首:指年老。
林壑:山林沟壑,代指隐居之处。
源流:指事物的根源和传承。
泾渭:古代河流名,比喻事物的明显区别。
风姿:风采、姿态。
矜濯濯:形容洁净无垢,清高自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写给潘文叔和恭叔的一组诗中的第二首。诗中,作者以赞扬的口吻提到"君家舍人公",暗指潘家有世代传承的高尚品格,如同王杨这样的贤者。诗人强调了这位舍人的学问和道德修养,即使到了老年,依然保持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不问世事,清高自守。

"至今有源流,泾渭分清浊",表达了对这种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对清晰道德界限的推崇,暗示潘家的优良家风如同泾渭分明的河流,清澈可见。最后两句"岂比世上儿,风姿矜濯濯"则进一步赞美潘家子弟不同于世俗之人,他们的风度气质犹如经过洗涤般纯净。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潘氏家族德行敬仰与传承的诗篇,通过对比赞美,突显了潘家的高尚品质。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寄答潘文叔并属恭叔五首(其一)

人生无友朋,何以攻短阙。

我交君弟兄,意合非固结。

奈何不须臾,已复经岁月。

叶落政知秋,竹新还缥节。

形式: 古风

寄谢新安丰守胡达孝见遗近诗一轴便呈甘叔异章梦与

向子识损益,扬雄爱清静。

我行萧滩上,二宅驾辄命。

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丰。

诗作文选体,字有眉山踪。

扫门今已后,倾盖非敢望。

谈间问先世,盖乃丈人行。

归州片时程,乃复来高轩。

从容仅数刻,倾倒贻百篇。

平生嗜江山,到处须著语。

及兹足漫摇,久乃舌自拄。

时惟桂林掾,与彼新喻丞。

俱以行卷来,暴富如不胜。

形式: 古风

寄新喻丞章季亨

忆昨寄声因鲍子,阙然已复四终星。

向来相期台阁者,薄宦乃淹松竹厅。

颇愿近诗见新述,旧好尚意能忘形。

临风三叹不知罢,梅花落尽兰未馨。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寄雷丈朝宗

忆我前年秋,驱羸赴行在。

凄凉醴陵门,公独枉轩盖。

客中遇还使,素书仅一通。

计之曾未达,公起使广东。

而我困流徙,日月无定止。

逮今得还山,莽莽舟在水。

长沙公寓乡,来往维其常。

傥复后此使,音问政渺茫。

如公所抱负,外敛中甚富。

遄归定非晚,入侍帝左右。

车行过怀玉,寄声到林谷。

容我复驱羸,宵征戒童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