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张诩所作,名为《仁和褚公庙》。诗中描绘了对古代人物褚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高尚节操的追忆。首联“天目山高浙水深,褚公名节到于今”以天目山的高峻与浙水的深邃为背景,象征着褚公的名声与节操如同山川一般,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为人所传颂。颔联“题诗显庆千年迹,走马杭州万里心”则表达了通过题诗来纪念褚公的事迹,以及诗人自己对杭州的深厚情感,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将褚公的精神与自己的心绪相连。
颈联“沧海月明精卫哭,紫宸枫落牝鸡吟”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精卫填海的故事,二是关于紫宸宫(皇宫)中枫叶飘落、牝鸡(母鸡)啼鸣的景象,以此来渲染一种悲壮而又深沉的氛围,寓意着对褚公精神的深刻缅怀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尾联“今人不见前人恨,迎送神歌是楚音”则表达了后世之人无法亲见前人的遗憾,以及通过祭祀活动所唱的楚地歌曲,寄托了对先贤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褚公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崇高精神的敬仰,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