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日晴霁登柯眺望二首(其一)

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

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

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

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踏上柯山的小径,步步深入幽静
目光所及是无边的浪涛,整天都有风吹落花朵
余生只想与沮溺为伴,欣赏高深的言论如同夔龙
陈许之地春天常有雪花飘落,我也打算向东行进

注释

柯山:指代一座山的名字。
细履:小路,形容山路狭窄。
幽步:幽静的步伐,形容环境清幽。
青红:泛指青翠和红色的植物,可能指青山绿水。
送目:远望。
无穷浪:无尽的波浪,形容海或江水宽广。
吹花:被风吹落的花朵。
尽日风:整天刮风。
沮溺:古人名,这里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高论:高深的见解或谈论。
夔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有才华的人。
陈许:地名,可能指陈州和许昌。
春多雪:春天经常下雪。
吾行亦欲东:我也有意向东去旅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正月十八日一个晴朗而又略带细雨的天气中,登上柯山所见之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柯山通细履,幽步近青红”表达了诗人踏着湿润的小径,在静谧的环境中接近大自然的绿色和花朵的红色,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接着,“送目无穷浪,吹花尽日风”写出了诗人眺望远方,无边无际的景象,以及春风吹拂下花瓣纷飞的情景。这里“送目”即目送,形容远望;“无穷浪”则是指连绵不断的波涛,借以形容眼前的景色绵长不绝。“尽日风”则描写了春风一整天都在吹拂着花朵,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

“馀生付沮溺,高论看夔龙”中,“馀生”可能指的是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循环,不断地投入到河流之中。“沮溺”则形容水势湍急而又曲折。“高论看夔龙”表达了诗人在高处观赏龙腾云霄的壮丽景象,夔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象征着权力和力量。

最后,“陈许春多雪,吾行亦欲东”中“陈许春多雪”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陈许之地在春季降下了许多的雪,这里的“陈许”可能是指古代的地名,也有可能是借以表达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而“吾行亦欲东”则表明诗人也想随着时光的流逝,向东方前进,或许是在追寻自己的心之所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正月三日大雪雪晴有感

平生对雪须千首,何事今春无片词。

老大怯寒唯泥酒,穷愁须醉不吟诗。

润催庭柳将开眼,冷送江梅欲别枝。

何处高楼有残白,旧游无处寄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正月六日

杨柳梢头腊雪消,东风犹著晚寒骄。

新年花柳传芳信,去腊星霜变斗杓。

来共春烟情冉冉,洒随疏雨泪萧萧。

蛾眉一闭年华改,纵有遗魂可得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永宁遣兴三首(其三)

花县春曾到,人家幽谷间。

市门犹碍石,耕垄尽依山。

地僻荆榛秀,人稀鱼鸟闲。

赖逢贤令尹,沉醉不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永宁遣兴三首(其二)

朱颜潘令尹,不肯事轻肥。

笋径青无地,苔墙绿有衣。

书勤枯简断,诗疾紫毫飞。

应笑疏慵尉,朝游暮醉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