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

两京烟柳厌胡尘,又见淳熙十四春。

薄命邅回犹许国,孤忠恳款欲忘身。

苏君落魄黄金尽,褚令悲伤白发新。

曾向延和随仗入,至今殿槛梦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两京的烟柳已厌倦了胡尘,又迎来了淳熙十四年的春天。
即使命运多舛,我还是愿意为国家效劳,忠诚至深,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安危。
苏君落魄,身无分文,而褚令则因悲伤而新添白发。
我曾跟随苏君在延和殿中侍奉,如今回忆起那时,殿中的景象仍历历在目,仿佛梦境般清晰。

注释

两京:指长安和洛阳,这里代指南宋都城。
胡尘:指金人入侵带来的战乱尘埃。
淳熙十四春: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的春天。
邅回:命运不顺,曲折。
许国:为国家效力。
孤忠:独自坚守的忠诚。
恳款:诚恳真挚。
忘身:忘我投入。
苏君: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或诗人的朋友。
黄金尽:形容贫穷困顿。
褚令:另一位历史人物或诗人的朋友。
悲伤:悲痛。
白发新:新添的白发,暗示年老或忧愁。
延和:宫殿名,可能指宋朝的延和殿。
仗入:随从进入宫廷。
殿槛:宫殿的栏杆。
嶙峋:形容梦中的景象模糊不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两京》,通过对两京(指北宋的东京开封和南宋的行在临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乱中京城凋敝、个人命运多舛以及对国家忠诚的感慨。首句“两京烟柳厌胡尘”以烟柳象征繁华,而“厌胡尘”则暗指战乱带来的满目疮痍。次句“又见淳熙十四春”点明时间,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又是一年春天,但国家局势并未好转。

“薄命邅回犹许国”表达诗人即使身处逆境,仍心系国家,不顾个人安危。“孤忠恳款欲忘身”进一步强调他对国家的忠诚,甚至愿意舍弃自我。接下来的两句通过苏君和褚令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寄寓了自己落魄失意和壮志未酬的悲凉,“苏君落魄黄金尽”暗示自己经济困顿,“褚令悲伤白发新”则感慨岁月无情,白发生出。

最后两句“曾向延和随仗入,至今殿槛梦嶙峋”回忆起往昔在宫廷中的经历,如今只能在梦中重访那些宫殿,表达了深深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两蜀故人寄余阆中左绵题名石刻来皆二十馀年矣怅然有感

忆过西州乐饮时,百车载酒万花围。

只言身外皆馀事,岂信人间有骇机。

雪鬓巳成新梦境,缁尘空化旧征衣。

早知一笑难如此,剩判年光醉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严州大阅

铁骑森森帕首红,角声旗影夕阳中。

虽惭江左繁雄郡,且看人间矍铄翁。

清渭十年真昨梦,玉关万里又秋风。

凭鞍撩动功名意,未恨猿惊蕙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何元立示九日诗卧病累日乃能次韵

何郎戏写菊花秋,落笔纵横岂易酬。

豪士乃能为老伴,寓公那得称遨头。

早衰不耐危亭冷,独卧空惊画角愁。

病起尚思寻宿约,一樽从子醉东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余年四十六入峡忽复二十三年感怀赋长句

当年吊古巴东峡,雪洒扁舟见早梅。

宋玉宅边新酒美,巫山庙下莫猿哀。

樵柯烂尽棋方剧,客甑炊成梦未回。

已把痴顽敌忧患,不劳团扇念寒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