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拂水山庄遗址无存,余以秋日经行其际,但见一片寒烟蔓草而已

雁外寒芜,鸦边落叶,清游句拾奚囊。

贴石疏泉,瀑飞声里书堂。

绛云香烬荒烟拥,冷劫灰、蝶梦悠扬。

问年年,红豆花开,何处斜阳。

涧东老去颓唐甚,爇金炉心字,枉拜空王。

死后生前,都应愧煞红妆。

美人笑吐如兰气,化虹霓、不化鸳鸯。

趁西风,燕子徘徊,同话苍凉。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通过雁、寒芜、落叶、石、泉、瀑、绛云、香烬、荒烟、劫灰、蝶梦、红豆花、夕阳、涧、老树、金炉、心字香、空王、美人、兰气、虹霓、燕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氛围。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象征手法,雁与寒芜、落叶构成初秋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生命的短暂。石、泉、瀑则引入了动态之美,与静谧的环境形成对比,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绛云香烬、荒烟、劫灰、蝶梦等,则寓含着历史的痕迹和生命的轮回,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红豆花开与夕阳斜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隐喻了美好事物的易逝。涧东的老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金炉心字香与空王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美人笑吐如兰气,化虹霓,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燕子的徘徊与苍凉的对话,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引人深思。燕子作为迁徙的象征,似乎在提醒人们,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情感与记忆永远是不变的。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生命、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和对永恒追求的向往。

收录诗词(110)

戴延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秋舫浣云图,为瞿梦香赋

疏杨几树情丝短,凉波空搅凄碧。

袖薄牵罗,髻低颓影,魂小欲迷秋蝶。目迎眉接。

记双桨人娇,一奁云活。

警梦西风,鸳鸯愁重易头白。

银河清浅路阴叹,星期误也,空妒灵匹。

十斛珠抛,四愁诗赋,盼断玉钗消息。

良缘未歇,有再世韦家,好寻坤牒。

替诉恒娥,蟾蜍清泪滴。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祝英台近.题贝涧香千墨盦图

薜萝风,藤葛雨。回首旧樵路。

怪石排衙,都让逸人屦。

羡君痴嗜虫鱼,盟坚碑版,只一片、韩陵堪语。

云烟聚。几番得宝歌翻,不为阿娇赋。

金石编成,欧九莫须妒。

他时桃缀新花,墨题古艳,迟醉我,乱红深坞。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琵琶仙.万廉山明府席上,听余山人秋浦弹琵琶,为拈此调赋赠

绿酒酣初,青灯外、一曲檀槽才拨。

分明玉树歌翻,听呜呜咽咽。

看半晌、轻拢高撚,便一霎、觞迎花接。

钗凤擎魂,烛龙飘泪,四弦初裂。

记相逢、红袖撩香,遮半面、微微露娇靥。

今夜风前月底,剩满襟诗雪。

数不尽、龟兹好手,又多少、青衫愁叠。

更教谱换霓裳,余音细搯。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梦芙蓉.戊辰闰五月十七日,同涧宾泛舟山塘有赋

远天云点墨。趁青蘋风起,白鸥迎楫。

一层塔影,浮动卧龙活。空濛山翠泼。

眉痕黛远吹碧。

绿净玻璃,看画桡划破,燕瘦飐波立。

无多雨丝烟叶。笛竹声酸,心事总悱恻。

西施可网,应傲五湖客。文园原病渴。

梅酸不解今夕。

归梦重寻,愿飞随钗凤,栖傍小鬟侧。

形式: 词牌: 梦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