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同

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

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

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

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

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

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首先,诗人以“汝山不高鲜乔木,汝水不深无巨舟”开篇,通过对比汝山与汝水的特点,暗示了这片土地的贫瘠与局限,预示着接下来将要描述的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接着,“荒草连天荆棘壮,土脉疏缓多废畴”进一步描绘了这片土地的荒凉与不适宜耕作的状态,暗示了农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困难。

“三年力耕食不饱,一时不雨人相忧”则直接揭示了农民们劳作的艰辛与收成的不稳定,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担忧。

“负薪代炭集市井,耳聋眼瞑垂白头”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生计不得不从事艰苦的体力劳动,甚至到了老年仍需劳作,体现了他们的辛劳与无奈。

“土风薄陋趋向狭,一金之子称良谋”表达了对当地风气的批评,指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而忽视精神层面的提升,同时也对那些所谓的“良谋”持怀疑态度。

“百年人物可料数,里闾未见兴公侯”则是对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感慨,暗示了农民阶层难以翻身,难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最后,“君不见广成昔从空同居,猗玕亦云隐商馀。千年两士炯若日,希世之才安可诬”通过引用历史人物的故事,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缺乏真正人才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画龙

南人谒雨争图龙,画师放笔为老雄。

烟云满壁夺昼色,雷电应手生狂风。

观者皆惊牙爪动,攫拿意似翻长空。

吾疑奋迅出户牖,何事经时留此中。

共言叶公初好画,当时亦有神龙下。

天意为霖非尔能,世俗慕真聊事假。

形式: 古风

蜂房割蜜留度年,中林置罝长击鲜。

朔风吹空塞北户,束薪明暖初无烟。

缺篱补疏已乍密,败屋鬋茅元自坚。

官租事空不复出,积雪塞径长昼眠。

田家此乐不知老,儿孙满前俱寿考。

世俗荣名多变更,不似田翁一生好。

形式: 古风

苏子瞻家画松图歌

君家图画皆所见,近得此松尤可羡。

根蟠平石蹙蛟螭,干出青冥起雷电。

樛枝横斜复几尺,绿叶茸茸铺绣线。

空堂深沈白日寒,谡谡似有风吹面。

此图剪裂人不知,尘外分张数流转。

能令神物还相从,非君苦心谁与辨。

更惜良工名不传,可怜世俗多夸衒。

为君作歌君志之,后千百年无复贱。

形式: 古风

赤甲祈雨是日获之

君不见赤甲之渊色如墨,中有神物不可测。

潜虽伏矣心念国,翕忽变化谁能识。

五月亢阳裂金石,妇女悲号望膏泽。

箫鼓甘香乐灵德,须臾晦冥天正黑。

风雷硼轰震穹碧,雾雨霶沱扫炎赫。

生物欣欣动颜色,樵童牧竖亦叹息,千秋万岁无终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