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障

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

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

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

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

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

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

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内心疲惫仍未消,皆因世外之事牵绊。
偶尔因耳闻目睹美好,再借丹青画卷增添艳丽。
曾怀揣田园之意,却受困于尘世纷扰。
世俗之事固然已成定局,但我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
技艺高超的画师满足我的心愿,挥洒妙笔绘出山水之韵。
画面变化丰富,意境高深,与大自然相媲美。
画作悬挂于北堂之上,仿佛映现出南山之景。
静观画中无门户庭院之喧嚣,行走其中更觉此境之僻静。
画中萱草似可栽种,合欢之态更令人怒气消减。
所凭借的原本是细微之物,更何况是依托于幽深的画意线索。
言辞形象终将消失,唯有意蕴色彩自行显现。
面对画作欣赏其佳趣,使我的思绪悠远绵长。

注释

心累:内心疲惫。
犹:仍然。
尽:消除。
果为:皆因。
物外:世外,指世俗之外的事物。
牵:牵绊,牵挂。
偶因:偶尔因为。
耳目:耳闻目睹。
好:美好事物。
复:再。
假:借助。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的颜色,此处代指画卷、绘画。
妍:艳丽,美丽。
尝:曾经。
抱:怀抱,怀揣。
野间意:田园生活之意,向往自然的心境。
而:却。
迫:受迫,受困。
区中缘:尘世的纷扰、俗事。
尘事:世俗之事。
固已矣:本来就已经如此,指事情已成定局。
秉意:秉持的意志。
终不迁:始终不会改变。
良工:技艺高超的工匠或画家。
适我愿:满足我的心愿。
妙墨:精妙的笔墨,指高超的绘画技艺。
挥岩泉:挥洒笔墨描绘山岩泉水之景。
变化合群有:画面变化丰富多样,各元素和谐统一。
高深:意境深远,内涵丰富。
侔:相等,相媲美。
自然:大自然。
置陈:放置,悬挂。
北堂上:北堂,古代居室中北向的厅堂;上,指上方。
仿像:模仿,仿佛如。
南山前:南山,泛指远处的山景。
静:静观。
无户庭出:没有门户庭院之喧嚣,形容画中环境宁静。
行已:行走其中。
兹地偏:此地僻静,指画中景象偏远宁静。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常象征母爱或忘忧。
忧可树:似可栽种以解忧,形容画中萱草生动如真。
合欢:植物名,也指和合欢乐之态。
忿益蠲:令人怒气消减,形容画中合欢之态能使人平息怒火。
所因:所凭借的。
本:原本。
微物:细微之物,指绘画材料或画中细节。
况乃:何况,况且。
凭:依托。
幽筌:幽深的画意线索,指通过绘画传达的深层意境。
言象:言辞与形象,指具体的语言描述和视觉形象。
会自泯:终将消失,指随着时间推移,具体的言语和形象会淡化。
意色:意蕴与色彩,指画作深层的意境和色彩表现。
聊自宣:自行显现,指画作的内在精神和情感自然流露出来。
对玩:面对并欣赏。
有佳趣:有美好的趣味。
使我:让我。
心渺绵:思绪悠远绵长,形容观赏画作引发的深沉思考与情感共鸣。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题画山水障》,是一篇描绘山水画并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观念的作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之美的赏析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流露,展现出诗人的深邃情怀与高超的艺术鉴赏能力。

开篇“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表明诗人内心积淀着难以言说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如同无形之线,将他与自然界紧密相连。接着,“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则描绘了诗人通过观赏山水画来寻求内心的慰藉与美的享受。

“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诗人在自然间寻找灵感,但又被现实生活所束缚。然而,“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表达了他对俗世纷扰的超然与内心世界的坚守。

“良工适我愿,妙墨挥岩泉”,赞美画家的高超技艺,如同自然界中泉水般流淌。诗人认为这种艺术创作能够与大自然和谐统一,“变化合群有,高深侔自然”。

接下来的“置陈北堂上,仿像南山前”,则是将画中的景象移植到现实生活中,仿佛在北堂之上就能感受到南山的壮丽。诗人享受这份静谧,“静无户庭出,行已兹地偏”,不愿意被打扰,只想沉浸于画中的世界。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中,通过对植物生长的观察,诗人抒发了对生命成长与变化的思考。接着,“所因本微物,况乃凭幽筌”,强调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获得心灵的安慰。

最后,“言象会自泯,意色聊自宣”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传递内心情感和审美理念的愿望。全诗结尾“对玩有佳趣,使我心渺绵”,展现了诗人在山水画面前所获得的精神享受,以及这种享受如何深深地触动他的内心世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而且透露了他对于自然、艺术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上帝临下,鉴亦有光。孰云阴骘,惟圣克彰。

六月徂暑,四郊愆阳。我后其勤,告于坛场。

精意允溢,群灵鼓舞。蔚兮朝云,沛然时雨。

雨我原田,亦既有年。烛龙煌煌,明宗报祀。

于以助之,天人帝子。闻诗有训,国风兹始。

形式: 四言诗

奉和圣制喜雨

艰我稼穑,载育载亭。随物应之,曷圣与灵。

谓我何凭,惟德之馨。谁云天远,以诚必至。

太清无云,羲和顿辔。于斯烝人,瞻彼非觊。

阴冥倏忽,沛泽咸洎。何以致之,我后之感。

无皋无隰,黍稷黯黯。无卉无木,敷芬黮黤。

黄龙勿来,鸣鸟不思。人和年丰,皇心则怡。

岂与周宣,云汉徒诗。

形式: 四言诗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形式: 四言诗 押[叶]韵

中界山

瑟瑟峰头玉水流,晋时遗迹更堪愁。

愁人到此劳长望,何处烟波是祖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