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玉女.雪娘卜邻萧寺,再拈此解

淡日楼台,销凝粉融金滟。杏墙窥燕,笑新妆乍欠。

笙箫梦冷,半晌风幡微飐。凡尘流水,午钟清梵。

旧迹江南,落花时、泪暗染。郢歌饶怨,冻春山两点。

维摩丈室,只有天花能艳。佳邻千万,布金谁赚。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感伤的画面,以清冷的日光洒在楼阁上,使得粉墙金瓦显得更加朦胧。杏花墙边,燕子穿梭,似乎在嘲笑女子新妆的不完美。笙箫声中透出梦境的凄冷,微风吹动着半晌的幡影,如同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午后的钟声和梵呗声交织,增添了时空流转的寂寥。

词人回忆江南旧事,那时花开时节,泪水悄然沾湿了花瓣,充满了哀愁。歌声中蕴含着深深的哀怨,如冻春山的两点,虽冷峭却引人共鸣。维摩丈室,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宁静,只有天花的飘落才能增添其华美。然而,尽管周围有无数美好的邻居,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珍视这份宁静呢?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陈洵的词作,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出清末近现代初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东风第一枝.壬戌岁不尽十日立癸亥春,忆史梅溪、高宾王有词。爰和梅溪,并约六禾各赋

绿酒新醅,黄柑旧俎,看春不到尘土。

镜涯关了闭门,黛色暗愁琐户。

榆关柳塞,料不是、东风行处。

误玉人、羌笛旗亭,唱入少年金缕。

青未上、凤鞋丽句。红乍惹、燕钗茸绪。

已怜挑荠多阴,更堪采兰倦侣。

花风廿四,第一记、今番无雨。

算钿箫、犹恋红梅,待等带伊寻去。

形式:

点绛唇.岁除,与韩树园夜话

霜角宵吟,酒阑多少残灯事。雁声谁系。

西北浮云蔽。芳意天涯,目极春归际。椒杯洗。

旧兰清泚。屏在东风底。

形式:

垂丝钓.瓶桃花落结子,娇俊可爱。歌以赏之

梦仙路杳。壶天初养娇小。旋洗露花,金井清晓。

腰细袅。想为春瘦了。枝头巧。换东风旧笑。

艳辰回首,花笺无限情调。比花又老。何况人年少。

一点关怀抱。樱素好。看有谁解道。

形式:

绮寮怨.寒食

骤暖花熏人醉,絮绵吹又多。

看尽日、变几阴晴,闲风景、恁费消磨。

斜阳家家树色,鞦韆外、梦迹尘艳波。

念谢堂、客燕无聊,飞来晚、怅失人世何。

淡淡故山睇蛾。旗亭事去,无因更遣颜酡。

病榻维摩。有园菜、与寒锉。

青烟汉宫流恨,渐迤逦、到修萝。鹃声泪和。

愁红怨紫外,生寸荷。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