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师恩.藏头

言云语莫听闻,眼味香不属君。

内减除人我相,前无有死生分。

圭和合凭三照,水焚烧按九雯。

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

形式: 词牌: 瑞鹧鸪 押[文]韵

翻译

言语不必听从,眼睛所见的香气不属于你。
内心去除人我之别,前方没有生死界限。
依靠三光照亮真理,用水火锻炼意志,遵循九纹法则。
武道平和清净之道显现,头顶祥云伴随明月。

注释

言:言语。
云:虚无的言论。
语:话语。
莫:不要。
听闻:听取。
眼:眼睛。
味:感受。
香:香气。
不:不是。
属:属于。
内:内心。
减除:去除。
人我相:人与我之间的区别。
前:前方。
无有:没有。
死生分:生死界限。
圭:古代玉器,象征公正。
和合:融合一致。
凭:凭借。
三照:三种智慧或启示。
水:比喻磨砺。
焚烧:考验。
按:遵循。
九雯:九纹,可能指某种规则或图案。
又武:再论武道。
平:平稳。
清净:纯洁无暇。
出:显现。
头:头部。
临:面对。
月:月亮。
弄:玩弄,此处可能指月光照射。
祥云:吉祥的云彩。

鉴赏

这首诗以"报师恩"为题,表达了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首句"言云语莫听闻"暗示了师恩深重,言语难以尽表,强调了行动比言辞更为重要。"眼味香不属君"可能是指老师的精神如同香气,虽无形却沁人心脾,不属于寻常感官所能触及。

"内减除人我相"表达了对师恩的超越个人恩怨,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净化和提升,消除了世俗的分别心。"前无有死生分"进一步强调了师恩的永恒,超越生死界限。

"圭和合凭三照"运用象征手法,可能指老师的教诲如同圭玉般珍贵,照亮了求学者的道路,经过三次审视才能真正领悟。"水焚烧按九雯"则寓意老师的智慧如同烧灼杂质的水,洗涤心灵,使人心灵如九纹之玉般纯净。

最后两句"又武平清净出,头临月弄祥云"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老师如同武者般平和,头顶祥云,仿佛在月光下展示着智慧的光芒,形象地展现了师德的崇高和神秘。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以及对师道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635)

王哲(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添声杨柳枝

梦悟青霄月正高。射蟠桃。一枝白笔得逢遭。

更兼刀。应手诗词随写染,运风骚。

玉笺上面起云涛。任陶陶。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添声杨柳枝

谁识天边一井金。紫光侵。朝朝日日眼前临。

没人寻。惟我静中知去处,自堪任。

尽斤尽两入珠林。出高岑。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添声杨柳枝

性命须将自己观。细详看。一刀项下好疼酸。

最艰难。不信且将针略试,痛多端。

发心要吃觉心寒。远佳餐。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

添声杨柳枝

一息来时衮气球,骋风流。

不来一息破胞抽,这回休。

若要依前常建贩,复从头。

胞儿里面气重收,再儸偻。

形式: 词牌: 添声杨柳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