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

九月过姑苏,江头霜草枯。

秋风吹叶尽,愁杀夜栖乌。

栖乌月明里,霜重惊还起。

无处托安巢,哑哑渡江水。

江波浅复深,东去无还心。

白苧吴宫曲,能成哀怨音。

只言欢乐长相保,青春几时秋又老。

可怜西子断肠花,不及虞姬美人草。

舞罢垂杨金缕衣,椒房绛烛明星稀。

越骑争驰海山动,吴歌尚绕梁尘飞。

梁尘飞飞白苧哀,乌啼夜半阊门开。

鸱夷浮江糜鹿来,月明犹照姑苏台。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黄哲的《乌栖曲》描绘了秋天姑苏城的景色和乌鸦的悲鸣,展现了季节更替与人生无常的主题。首句“九月过姑苏,江头霜草枯”点出时令,秋意浓厚,江边草木凋零。接着,“秋风吹叶尽,愁杀夜栖乌”通过秋风落叶和乌鸦的愁苦,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栖乌月明里,霜重惊还起”写乌鸦在明亮的月光下因霜重而惊醒,暗示其无处安身。“无处托安巢,哑哑渡江水”进一步表达了乌鸦的漂泊之苦,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诗句“江波浅复深,东去无还心”,借江水比喻人生的流逝,乌鸦的离去象征着无法回头的时光。

“白苧吴宫曲,能成哀怨音”将白苧(一种丝织品)与吴宫的乐曲相联,暗示了哀婉的旋律,反映了诗人对繁华落寞的感慨。“只言欢乐长相保,青春几时秋又老”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以西子和虞姬的典故强化了这一主题。

最后,“舞罢垂杨金缕衣,椒房绛烛明星稀”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画面,而“越骑争驰海山动,吴歌尚绕梁尘飞”则展现出昔日繁华的余韵。然而,这些欢乐都随着“梁尘飞飞白苧哀,乌啼夜半阊门开”的场景消逝,乌鸦的啼声与姑苏台的月光形成鲜明对比,寓意历史的沧桑。

整首诗以乌鸦的视角,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变迁,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6)

黄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何真据岭南,开府辟士,哲与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朱元璋建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后仍追治,被杀。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工诗,有《雪蓬集》

  • 字:庸之
  • 籍贯:元末明初广东番禺
  • 生卒年:?—1375

相关古诗词

自君之出矣(其一)

自君之出矣,无处托鳞音。

思君如昼烛,泪尽不明心。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侵]韵

秋月篇

金商鸣素节,瑶律届先秋。

始见西陵月,婵娟沧海头。

清规临夜满,澄影际天浮。

媚浦沈珠迥,凝波净练收。

常悬鳷鹊署,初照凤凰丘。

碧落宵同映,银潢晓共流。

梁园生绮梦,陈榭感芳忧。

爽洽征人袂,光含思妇楼。

玉台情未已,鸾镜影空流。

讵惜盈亏屡,仍知晦朔周。

关山随别骑,淇水送行舟。

愿逐馀辉去,兰台奉夕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游泰山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从政青徐间。

神州二月雨新霁,我来万里观名山。

名山泰岱连云上,邹峄徂徕郁相望。

晨霞仿佛见丹崖,旭日曈昽射青嶂。

羽服逍遥山际行,垂萝磐石渐回萦。

乔木千章寒谷秀,阴泉百道晓虹明。

玄都太古瑶台在,石室丹炉长不改。

中林迢递蹑天门,五色芙蓉耀光彩。

东极群真鸣佩环,招摇玉女开金关。

苍龙飞去溟海阔,黄鹤下唳清风还。

奎壁祥光生缥缈,日观扶桑擘昏晓。

登临今日九州同,顾视宁论万山小。

名岳齐天天下知,斋宫虔洁閟灵祇。

宝鼎椒兰腾馥郁,芝楹华盖仰葳蕤。

祠宫祝釐朝击鼓,玉童吹笙双凤舞。

鲁祊秦祀变浮云,后土精灵夜相语。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翠华行处入归鸟,樛木尽亚随飞龙。

微茫玉简无人识,绿坛阴洞秋声急。

但闻松乔遗素书,我欲因之蜕凡骨。

绝顶玄芝应再生,神游早愿抛尘缨。

笑骑苍兕骖太乙,稽首银台超上清。

形式: 古风

河浑浑

河浑浑,发昆仑。渡沙碛,经中原。

喷薄砥柱排龙门,环嵩绝华熊虎奔。

君不闻汉家博望初寻源,扬旌远涉西塞垣。

穷探幽讨事奇绝,云是天津银潢之所接。

葱岭三时积雪消,流沙万派从东决。

东州沃壤,徐豫之墟。怀山襄陵,赤子为鱼。

夕没钜野,朝涵孟诸。

茫茫下邑皆涂污,民不粒食乡无庐。

桑畦忽变葭苇泽,麦垄尽化鼋鼍居。

宫中圣人方旰食,群公夙夜忧旷职。

星郎又乘博望槎,西去盟津求禹迹。

始闻古道行千艘,一朝势转才容舠。

奔冲倏忽骇神怪,浅不浮沤深没篙。

我上梁山望曹濮,长叹沧桑变陵谷。

万人举锸功莫施,犹拟宣防再兴筑。

宣防汉武威,曷若尧无为。

洪波阅九载,端拱垂裳衣。

玄圭锡夏后,安得辞胼胝。

龙门一疏凿,亘古功巍巍。

巍巍功可成,河水浑复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