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氏问月轩次周葵窗韵

我欲停杯问广寒,中间宫阙几时安?

丹梯有影非难上,玉斧无痕许借看。

不信药成烦老兔,谁怜桂冷湿青鸾。

相逢今夕知何夕,莫笑清狂兴未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题杨氏问月轩次周葵窗韵》由元末明初诗人陈雷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月的遐想与感慨。

首句“我欲停杯问广寒”,诗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表达了想要暂时放下手中的酒杯,去向那遥远的广寒宫发问的心愿。广寒宫是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此处暗喻诗人对月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接着,“中间宫阙几时安?”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广寒宫内部,提出了一个深邃的问题:何时才能在那神秘的宫殿中找到安宁?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也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丹梯有影非难上,玉斧无痕许借看。”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攀登丹梯(象征通往仙境的艰难之路)和借用玉斧(象征获得神力或智慧)看宫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达到理想境界的渴望与可能性的思考。

“不信药成烦老兔,谁怜桂冷湿青鸾。”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老兔(神话中的捣药之兔)和青鸾(传说中的神鸟)为喻,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药的怀疑以及对自然界的神秘现象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相逢今夕知何夕,莫笑清狂兴未阑。”这两句诗以一种轻松而略带幽默的口吻收尾,表达了诗人与月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命运的安排。他邀请读者不要嘲笑他的清狂与热情,因为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正是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0)

陈雷(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城东复向感化旧居留别徐德厚

孤云无定水悠悠,又复携书返旧丘。

橡栗树空猿叫夜,蒹葭霜冷雁知秋。

懒梳白发频搔首,笑对青山独倚楼。

暇日清游可乘兴,到门题凤亦风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徐思敬瑶池小景

萦泉叠石带烟霞,此景人间有几家。

锦字书传青鸟使,玉箫声绕碧桃花。

云容窈窕谁能写,月色婵娟我欲赊。

不待扁舟乘兴去,珊瑚长拂钓竿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竹所次盛孔昭韵

万玉森森护草堂,八窗虚敞夏生凉。

清修迥出风尘表,潇洒骈生水石傍。

浮扫莓苔听翠雨,閒题诗句洗铅霜。

箨龙更放新梢出,相并梧桐宿凤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望

西风凉冷气萧疏,对景谁能写画图。

红树离离变霜色,黄沙渺渺带烟芜。

岚消断壁山容瘦,水尽遥天雁影孤。

乞我五湖舟一叶,也应托兴为莼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