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人情世故的失望。诗人似乎在说,世间的道路充满了红尘与纷扰,让人感到厌烦;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冷漠无情,仿佛老友相见,却如同初识。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选择了一种避世的态度——“便可闭门端坐”,意即他愿意关上心灵之门,独自静坐,远离这喧嚣与冷漠。同时,这也暗含着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以及对真正纯净人际关系的渴望。
“不须开眼看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态度,意味着诗人不再需要通过观察他人来获取情感或信息,而是选择自我封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独立。这种行为或许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抗,也可能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与保护。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反思与抉择,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找精神避难所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