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城晚角

高台高高画角雄,五更初发寒城中。

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

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

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

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

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

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

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

洛阳陌,长安路。

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

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夜晚,听着战鼓声,思念远方家人和故土的情景。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中展现了战争的艰辛、离别的哀愁以及将士们的忠诚与坚韧。

开头“高台高高画角雄”一句,设定了边塞的险峻和军营的雄壮气势。“五更初发寒城中”,则描绘了深夜的寒冷与静谧,时间的选择增强了诗歌的氛围。

“寒城北临大河水,淇门贼烽隔岸是。”这里通过对河流和敌营的描述,传递出边塞的紧张气氛。"长风送过黎阳川,我军气雄贼心死"则展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坚定。

“羁人此夜寐不成,万里边情枕上生”表达了远离家乡、无法入睡的情感。"乍似陇头戍,寒泉幽咽流不住"与"又如巴江头,啼猿带雨断续愁"两句,通过对比,将士的哀愁和思念之情更为深刻。

“忽忆嫖姚北征伐,空山宿兵寒对月”一句,则是将士们在夜晚回想往昔战役的情景。"一声老将起,三奏行人发"表明了战争的紧迫和军令的严肃。

“冀马为之嘶,朔云为之结。”这里通过对马嘶和云集的描写,增添了一种悲壮与苍凉。"二十年来天下兵,到处不曾无此声"则是将士对于战争声音的深刻体验。

“洛阳陌,长安路。角声朝朝兼暮暮,平居闻之尚难度。”这里提及了两座古都,通过对比,将士们对于家乡的声音记忆与现实中战争的声音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何况天山征戍儿,云中下营雪里吹”一句,则是将士在远离故土的边塞,在风雪交加中坚守岗位的情景。整首诗通过层层叠加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将士们对于战争、家乡和故土深厚的感情。

收录诗词(23)

朱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

石上盘古根,谓言天生有。

安知草木性,变在画师手。

阴深方丈间,直趣幽且闲。

木纹离披势搓捽,中裂空心火烧出。

扫成三寸五寸枝,便是千年万年物。

莓苔浓淡色不同,一面死皮生蠹虫。

风霜未必来到此,气色杳在寒山中。

孤标可玩不可取,能使支公道场古。

形式: 古风

赠饶州韦之晋别驾

天道不可问,问天天杳冥。

如何正月霜,百卉皆凋零。

爝火乱白日,夜光杂飞萤。

贾生贤大夫,所以离汉庭。

河色本异洛,渭流颇殊泾。

清浊共朝宗,滔滔曾莫停。

巨川用舟楫,傅说匡武丁。

大船胶潢洿,不使济沧溟。

中夜击唾壶,仰头望天庚。

三台位尚阙,群象徒荧荧。

鸾翮时暂铩,龙门昼常扃。

心倾下士尽,眼顾贫交青。

幽室养虚白,香茶陶性灵。

应将混荣辱,讵肯甘膻腥。

至道是吾本,浮云劳我形。

手中菩提子,身外《莲花经》。

兴来步出门,长啸临江亭。

毫端洒垂露,赋里摇文星。

大音比叫钟,大智同挈瓶。

巴歌利节曲,布鼓随雷霆。

陋巷一簟食,在原双鹡鸰。

每怀受施恩,长记座右铭。

食惠饱复饭,饮仁醉还醒。

绵绵寄生叶,泛泛无根萍。

萍岂不随流,爱君水清泠。

叶岂不恋本,爱君树芳馨。

彷徨窃三省,感激终百龄。

开閤眷已重,扫门心匪宁。

铅刀冀效割,钝刃思发铏。

危弦托在兹,实愿知音听。

形式: 古风

开缄怨

夫婿边庭久,幽闺恨几重。

玉琴知别日,金镜识愁容。

懒寄云中服,慵开海上封。

年年得衣惯,且试莫裁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明主十徵何谢病,烟霞不许作尧臣。

形式: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