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隍庙

灵祠孤绝压城头,下瞰清濠一曲流。

尽日风埃昏几席,有时箫鼓祭春秋。

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

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灵祠孤独地坐落在城头之上,俯瞰着清澈的濠河弯弯曲曲流淌。
整日里尘土飞扬,模糊了祭祀的席位,不时有箫鼓声响起,祭奠着四季的交替。
向西遥望太昊祠,千树葱郁,向北眺望封君的墓地,只有一座小丘。
游人登高远望,春天的气息容易触发怀旧和忧思。

注释

灵祠:指供奉神灵或祖先的祠堂。
孤绝:孤独而独立。
压城头:位于城墙之巅。
清濠:清澈的河流。
一曲流:弯弯曲曲的水流。
风埃:风中的尘土。
昏几席:使席位显得昏暗。
箫鼓:古代乐器,用于祭祀或庆典。
春秋:泛指四季。
太昊祠:古代对东方天帝太昊的祭祀场所。
千树:形容树木众多。
封君:古代封赐土地的贵族或官员。
土一丘:指墓地,此处为小山丘。
旅客:游子或过客。
骚愁:忧愁、哀伤的情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朴幽深的灵祠之景,开篇即以“灵祠孤绝压城头”勾勒出一幅荒凉废弃的场景。"下瞰清濠一曲流"则展现了诗人从高处眺望所见的清澈溪流。

接下来,“尽日风埃昏几席”通过对环境氛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调。而“有时箫鼓祭春秋”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古老节庆和自然更替的感悟。

在后半部分,“西瞻太昊祠千树”、“北望封君土一丘”两句,通过对远方景物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最后,“旅客登临一长望,春心容易起骚愁”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旅途中的过客,对于眼前景象所激发的深厚情感和淡淡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登城楼

沙雨初乾巾褐轻,独披衰蔓步高城。

天晴海上峰峦出,野暗人家灯火明。

归鸟各寻芳树去,夕阳微照远村耕。

登楼已恨荆州远,况复安仁白发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登梦野亭

危亭瞰云梦,眼界浩无边。

秋见长江路,晴宽七泽天。

永怀哀郢赋,谁吊独醒贤。

俯仰悲千古,披襟尚飒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登梦野亭怀旧

曾上高台望翠微,重来悲叹客难期。

章华苍莽寻无处,云梦逶迤寒更迟。

墨客多情曾痛饮,玉箫何处弄妍词。

请君点检当时事,只应朱颜非旧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登楚望北楼

袅袅危楼百尺梯,秋风有客独攀跻。

路穷流水远更远,目断夕阳西复西。

帘卷似迎轻燕入,柳深时有暗蝉嘶。

洞庭落叶悲骚客,鹎鵊何劳著意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