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惠知微

崇宁乙酉此时节,情与无情同出生。

绍兴甲子时不移,情与无情同入灭。

一生一灭无欠馀,末上露些端的别。

通身手眼不奈何,谓是西归谤吾友。

乞与诸方拄杖头,黑黑明明三八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生死轮回的主题。诗人释慧空以“崇宁乙酉”和“绍兴甲子”这两个时间点作为背景,巧妙地将“情”与“无情”置于生死循环的框架内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常理之上的哲思。

“情与无情同出生”,开篇即提出疑问,情感与非情感的事物在生命的起点处是否平等。接着,“绍兴甲子时不移,情与无情同入灭”,时间流转,无论是有情还是无情,最终都将走向终结。这种对生命循环的描述,既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暗示了某种超越生死的智慧。

“一生一灭无欠馀”,生命从诞生到消亡,这一过程完整而无缺,强调了生命过程的完整性。而“末上露些端的别”,则是在生命的尽头揭示出某种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可能是指灵魂、意识或是某种内在的精神状态,但具体是什么,诗中并未明言,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

“通身手眼不奈何”,这句话似乎在说,无论外界如何变化,个体内心的感知和反应都是不可忽视的。这可能是对个体独特性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强调。

“谓是西归谤吾友”,这里可能暗指对某种传统或信仰的质疑,或者是对某些人或事物的批评。诗人似乎在表达对传统观念的反思,以及对朋友或同行的担忧,担心他们可能陷入错误的信念之中。

最后,“乞与诸方拄杖头,黑黑明明三八九”,这句诗以形象的语言结束全篇,可能寓意着寻求真理的道路漫长而艰难,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清晰的洞察力。同时,“黑黑明明三八九”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的某种确定性或不变性,鼓励人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生命、死亡、存在与意义等哲学问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执着精神。

收录诗词(537)

释慧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僧之育王

一庵卧病死无异,放发齐眉老更颠。

相送无信茶一碗,江山岸下浙东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刘世美宅新架诗礼堂莱衣阁来薰台游息轩养心斋以五偈赠之(其一)

蚤闻彭城子,诗礼为专门。

只今青云上,粲然见诸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刘世美宅新架诗礼堂莱衣阁来薰台游息轩养心斋以五偈赠之(其二)

我愿天下士,奉亲皆若此。

家家父母前,人人老莱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刘世美宅新架诗礼堂莱衣阁来薰台游息轩养心斋以五偈赠之(其三)

客有跛其足,莫登主人台。

愿为南来风,长满主人怀。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