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
寒露湿青苔,别来蓬鬓秋。
诗人通过这四句话,描绘了一位久别家乡、独自守边的征夫深沉的愁思与孤寂。"玉关征戍久,空闺人独愁"表达了征人的长期在外作战,留下家中的妻子独处空房,以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思念之情。"寒露湿青苔"则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萧瑟的边塞景象,以及自然界中秋意浓重的氛围。而"别来蓬鬓秋"更进一步强调了征夫与家人分离所积累的情感,蓬鬓指的是头发苍白,这里寓意着岁月流逝和人事变迁。
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玉关作为边塞重镇的象征,征戍久远则意味着战争的长期与艰辛。空闺独愁传达了守边者的孤独和对亲人的思念。而寒露湿青苔,则将这种寂寞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之更显深沉。此外,"蓬鬓秋"一词,既可理解为征夫长时间不见家人,以致头发变白,也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和年华的消逝。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与景象,抒写出边塞征夫对亲情、故土的深切怀念,以及战争给个人带来不可逆转的时间损耗。
不详
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人坐青楼晚,莺语百花时。
愁多人易老,断肠君不知。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怀印喜将归,窥巢恋且依。
自知栖不定,还欲向南飞。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
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