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翻译

我独自泛一叶孤舟,驶遍田野荒地去寻访他的故园。还记得当年,绿荫将园门摭掩。我们一同寻访游览,满地苔藓都印下了我们木屐的齿印。那时赏心乐事真无限,纵情豪饮,任凭酒痕把衣袖湿遍,酒痕斑斑。如今想要寻觅以往的踪迹。只能空自感到惆怅和幽怨。昔日的百花园,已变成一片凄凉秋苑。从前共同赏花的友人,分别后全都风一样流逝云一样消散了。
流水悠悠远远,怎知流水之外,是纷乱的群山,可友人比那乱山还更远。料想他独处天涯,归梦何其短暂,想是早已忘掉故乡的绮窗雕栏。抬望眼,所见到的只是斜阳冉冉。抚着高大的树木,叹息自己的年华已晚。只有数点落下的红英,还在眷恋着凄婉的庭院。

注释

孤艇:孤单的小船。
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泛指田野或高地。
皋:水边的高地。
当日:昔日,从前。
绿阴:亦作“绿荫”。
绿色的树荫。
屐齿:木屐底部前后各二齿,可踏雪踏泥。
莓阶:长满青苔的台阶。
酒痕:沾染上酒滴的痕迹。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风流云散:风吹过,云飘散,踪迹全消。
比喻人飘零离散。
绮疏雕槛:指窗户上雕饰花纹。
绮疏:指雕刻成空心花纹的窗户。
雕槛:犹雕栏。
冉冉:一作“苒苒”。
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乔木:高大的树木。
年华:年岁;年纪。
红英:红花。
凄婉:悲凉婉转;哀伤。

鉴赏

这首词作是宋代词人王沂孙的《长亭怨》。从词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过往生活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不舍,以及面对现实与过去无法重逢的无奈情感。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独自乘舟经过东皋时的情景,并且还记得当年绿树成荫的大门现在已经关闭了。这不仅是对空间的描述,也是时间流逝的一种写照。

"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 这里通过屐齿(鞋齿)印迹在阶上、衣袖上留下的酒渍,勾勒出诗人当年的豪放生活,以及与朋友饮酒畅谈的情景。这两样都成为了记忆中的无尽话题。

"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 诗人想要追寻过去的足迹,却只能在心中感到凄凉,因为时光已逝,无法挽回。自从与朋友分别之后,自己约束着去欣赏那些曾经共享的美好花景,但发现一切都随风散去了。水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

"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苒苒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 诗人意识到即便是在河的对岸,那些曾经熟悉的地方也如同乱山一般遥不可及。梦想总是短暂,难以长久。诗人想要忘记那些精巧复杂的宫殿,却发现自己无法做到。面对斜阳,望着连绵不断的晚景,抚摸着古木,感叹岁月匆匆。

"但数点红英,犹识西园凄婉。" 在这片刻的落寞之中,只有几朵残留的红花(或指枫叶),还能让诗人认出那个凄美的地方是曾经的西园。

整首词通过对过往生活细节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以及面对现实与过去无法重逢的深切哀愁。

收录诗词(69)

王沂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字:圣与
  • 号:碧山
  • 籍贯:玉笥山

相关古诗词

失调名

挑云研雪。

形式: 押[屑]韵

如梦令

妾似春蚕抽缕。君似筝弦移柱。

无语结同心,满地落花飞絮。归去。归去。

遥指乱云遮处。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庆宫春/高阳台.水仙花

明玉擎金,纤罗飘带,为君起舞回雪。

柔影参差,幽芳零乱,翠围腰瘦一捻。

岁华相误,记前度、湘皋怨别。

哀弦重听,都是凄凉,未须弹彻。

国香到此谁怜,烟冷沙昏,顿成愁绝。

花恼难禁,酒销欲尽,门外冰澌初结。

试招仙魄,怕今夜、瑶簪冻折。

携盘独出,空想咸阳,故宫落月。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庆清朝.榴花

玉局歌残,金陵句绝,年年负却薰风。

西邻窈窕,独怜入户飞红。

前度绿阴载酒,枝头色比舞裙同。

何须拟,蜡珠作蒂,缃彩成丛。

谁在旧家殿阁,自太真仙去,扫地春空。

朱幡护取,如今应误花工。

颠倒绛英满径,想无车马到山中。

西风后,尚馀数点,还胜春浓。

形式: 词牌: 庆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