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印唐宅效首尾吟》由明代诗人张子翼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林春景图。诗中以“看竹”为题,却未直接描述竹子,而是通过一系列细腻的自然景象来烘托竹林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看竹何须问主人”,开篇即以反问形式,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无需刻意寻找或询问,自然之美自会显现。接着,“东风和煦草堂春”一句,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春风拂面,草堂沐浴在温暖之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
“如屏天远诸峰出,傍户声幽一鸟驯”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的山峰仿佛屏障一般,与天空相接,显得格外高远;近处,一只鸟儿在屋旁悠然自得,其叫声清幽,展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自然生态。这两句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命的和谐。
“池向山头分月晓,石于花圃绣苔匀”则将视角转向水池与花石,月光洒在山头,映照出池水的清澈;花圃中的石头上,青苔均匀地生长,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野趣。这两句通过水、月、石、苔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
最后,“眼前佳景宜行乐,看竹何曾问主人”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无需刻意追求,自然的美好就在身边,值得人们去欣赏与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也传达出一种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