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秦淮东畔得诗人,踏尽前朝陌上尘。
寺外残阳见光宅,苑迷芳草忆临春。
空馀王气金陵古,犹带歌声玉树新。
羸马倦童应独往,旧时明月恐伤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首联“秦淮东畔得诗人,踏尽前朝陌上尘”开篇即点出地点与人物,诗人漫步于秦淮河畔,踏过历史的尘埃,引人入胜。颔联“寺外残阳见光宅,苑迷芳草忆临春”则通过夕阳下的寺庙与迷离的花园,勾勒出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引发人们对往昔繁华的回忆。颈联“空馀王气金陵古,犹带歌声玉树新”将目光转向历史的更深处,金陵古都的王气虽已消散,但歌声犹在,仿佛在诉说着不朽的故事。尾联“羸马倦童应独往,旧时明月恐伤神”以马瘦童倦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独自前行的孤独感,而对旧时明月的担忧,则暗含着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过往的深情缅怀。
不详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翠微秋影浪吟时,一片才情杜牧之。
不望上天容此老,只忧无地著群儿。
岁华荏苒疏音信,人事凄凉有别离。
日暮江东云合处,小山丛桂是吾师。
清言犹可诵君诗,落在人间一任之。
霜后钱塘寒自觉,腊前闽粤煖还宜。
坐搔秃发苏残困,俯援长毫写旧思。
二雅以还情义短,陇梅欲寄未开枝。
夜深踏月过章邱,树影吹凉满地流。
不觉身从城市到,以为人共广寒游。
数家小屋全然静,一点浮云也自收。
天下中秋谁有比,归来清梦尚悠悠。
谁云遣兴莫过诗,诗到清愁只自知。
老去山林能几许,近来香火复奚为。
随身作务何须较,脱手成文不费辞。
宿觉庵高飞梦到,一春花柳更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