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其十八)绿净堂

绿如青草净如渊,远近山光上下天。

有客凭栏若相问,为言此处似蒸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绿色深如青草,清澈如深渊一般
远处近处的山色与天空连成一片

注释

绿:形容颜色翠绿。
如:如同。
青草:绿色植物,这里形容颜色。
净:清澈。
渊:深渊。
远近:远处和近处。
山光:山的颜色或景色。
上下天:指山脉与天空连成一片。
有客:有访客。
凭栏:靠着栏杆。
若:如果。
相问:询问。
为言:回答说。
此处:这里。
似:像。
蒸川:蒸汽弥漫的河流,形容水汽蒸腾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绿如青草净如渊"一句中,"绿"指的是山林的颜色,"青草"则是对景物的一种温柔描写,而"净如渊"则形容水的清澈,"渊"字更增添了一份深邃感。整体上,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界的绿色与清澈的水面并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远近山光上下天"一句,则是从视觉和空间的角度来描绘山光变化的壮观。"远近"二字指代不同的距离,而"山光"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概括,"上下"则形容光线在高空与地面之间的流动。这句诗通过山光的变换,传递了时间流逝和空间广阔的感觉。

第三句"有客凭栏若相问",则是引入人物的行动。"有客"意味着有人来到这里,"凭栏"则描绘出这个人的动作,而"若相问"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交流和对话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不仅仅是在描写景色,更是在传达一种情感与交流。

最后一句"为言此处似蒸川"中,"为言"表明了客人的感慨,而"此处"则是指代诗中的这片自然环境。"似蒸川"则是一种比喻,将这里的景致比作古人笔下的美丽之地——蒸川。这句话既强化了景色的美好,也传递出诗人或游客对这片风光深深赞赏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收录诗词(131)

阮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 生卒年: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相关古诗词

郴江百咏(其三十四)黄相山

东带连山接五羊,西分郴水下三湘。

路人到此休南去,岭外千峰尽瘴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郴江百咏(其六十二)寒泉

春欲为霜夏欲冰,一山寒气逼人清。

应知炎冷难同处,甘与汤泉各自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郴江百咏(其七十七)尊胜寺

老僧不复识丛林,只说幽栖是息心。

可惜一溪东去水,更无轩石称登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郴江百咏(其三十一)景星观

圣世休祥见景星,曾闻瑞日庆云生。

羽人中夜来朝斗,透过松梢一点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