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古城的一处荒废景致,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淡淡的哀愁。首句“回廊环抱蜀冈斜”,以回廊环绕着蜀冈的斜坡起笔,勾勒出一幅曲折蜿蜒、充满韵律的画面,暗示了古建筑的错落有致和空间的层次感。接着,“高阁层檐碍落霞”一句,将视线引向更高处,高阁上的层层屋檐遮挡了即将西下的晚霞,既展现了阁楼的雄伟,又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夕阳无限好的意境。
“怪石倾敧衰草乱”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自然的侵袭,怪石倾斜,衰草丛生,暗示了这座古迹的废弃已久,自然界的野性力量逐渐吞噬了人类的痕迹。最后,“昔年亭馆属谁家?”一句以问句收尾,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历史的长河中,引发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扬州古城往日辉煌与今日衰败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视觉与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现了扬州古城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反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