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三)虾蟆

睅目知谁瞋,皤腹空自胀。

慎勿困蜈蚣,饥蛇不汝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漾]韵

翻译

瞪大眼睛像是在对谁发怒,满腹白须却只是自己膨胀。
千万小心不要被蜈蚣困扰,饥饿的蛇也不会放过你。

注释

睅目:瞪大眼睛,形容目光严厉或愤怒。
瞋:愤怒,生气。
皤腹:满腹白须,形容年老体胖。
空自胀:徒然膨胀,形容无事生非。
慎勿:千万小心,警告之意。
困蜈蚣:陷入蜈蚣的困境。
饥蛇:饥饿的蛇,比喻危险或困境。
不汝放:不会放过你,表示威胁。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属于古典诗词中的五言绝句。从字面上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作者深刻的哲理和情感。

“睅目知谁瞋”,这里用“睅目”来形容草虫,它意味着一种警觉、机敏的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小小的草虫,也能通过目光察觉到他人的敌意或不满。这也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生命体微妙感知能力的观察和赞美。

“皤腹空自胀”,则表现了一个比喻,草虫虽然外表看似鼓胀,但实际上是虚弱无力的。这里可能隐含着一种社会现象,即一些人外强中干,表面上看起来很有能力或者地位,实际上却是空有其表。

“慎勿困蜈蚣”,诗人提醒我们要谨慎,不要被那些外表看似强大但实则脆弱的东西所困。蜈蚣虽然看起来有些威胁,但其实并不难以对付。这句话可能在告诫人们要正确判断事物,不能只凭外观。

“饥蛇不汝放”,最后一句则是说即使是一条饥饿的蛇,也不会随意放过任何机会。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生物为了生存所展现出的韧性和机警。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小生命的细腻观察,以及从这些观察中汲取的人生哲理,表达了一种谨慎、智慧和生存斗争的主题。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四)蜣螂

洪钟起暗室,飘瓦落空庭。

谁言转丸手,能作殷床声。

形式: 五言绝句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五)天水牛

两角徒自长,空飞不服箱。

为牛竟何事,利吻穴枯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六)蝎虎

跂跂有足蛇,脉脉无角龙。

为虎君勿笑,食尽虿尾虫。

形式: 五言绝句

雍秀才画草虫八物(其七)蜗牛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回,竟作黏壁枯。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