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令.赏菊

山寒木叶晕轻黄。气封商。露凝霜。

万物归根,逆气送荒凉。

唯有东篱黄菊绽,喷冰艳,吐清香。

分明圆相显重阳。生中央。放金光。

全露如如,神妙貌洋洋。

觌面一时浑认得,心月照,觉相忘。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押[阳]韵

翻译

山间的寒意让树叶边缘泛起淡淡的黄色。气息中透出秋天的气息。露水凝结成霜。
万物回归大地,逆着季节的流转带来一片荒凉景象。
只有东边篱笆上的菊花绽放,散发出冰冷的艳丽色彩和清新的香气。
明亮的圆月清晰可见,正是重阳节的象征,位于天空中央,放射出金色的光芒。
满月如同静止不动,展现出神秘而壮丽的景象。
面对面相见,瞬间全然明白,心中明月照亮一切,感觉心灵相通,忘记了一切。

注释

晕轻黄:边缘微微发黄。
气封商:秋季的气息凝结。
逆气:逆着季节的流转。
东篱黄菊:篱笆上的菊花。
喷冰艳:花色冷艳。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
心月:内心深处的明悟。
相忘:忘记自我。

鉴赏

这首元代刘志渊的《江城子令·赏菊》描绘了秋日山中菊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哲思。首句“山寒木叶晕轻黄”,通过“山寒”和“木叶晕轻黄”展现了秋意渐浓,树叶染上微微的黄色,透露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气封商,露凝霜”进一步强调季节转换,寒气凝聚成霜,万物开始凋零,只有菊花在逆境中绽放,显示出坚韧的生命力。

“唯有东篱黄菊绽,喷冰艳,吐清香”聚焦于主角——菊花,它在东篱下傲然开放,色彩鲜艳如冰,香气清新宜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接着以“分明圆相显重阳”赞美菊花在重阳节这个传统佳节中展现的圆满和吉祥,象征着团圆和长寿。

“生中央,放金光”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比喻为精神世界的中心,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全诗最后三句“全露如如,神妙貌洋洋。觌面一时浑认得,心月照,觉相忘”深化了主题,菊花的内在精神如同明月一般照亮人心,使人在与之亲近时,心灵得到净化,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菊花为载体,寓言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深层次的理解,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季节更迭、生命坚韧以及内心宁静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6)

刘志渊(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江梅引.赠刘会首

粒食衣茧苦贪求。锁眉头。利名搜。

酷恋埏埴,为器弄风流。

谩到宝山甘空手,只坐守,这轮回,未肯休。

不如返照一身修。马猿收。汞铅留。

火爇丹炉,按候谨添抽。

炼就一真圆明宝,射宇宙,莹无疵,价莫酬。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押[尤]韵

江梅引.赠李元法

不惊荣辱总无忧。度春秋。得优游。

打破□□,无物挂心头。

天内一天为活计,调龙虎,恣盘旋,斗未休。

紫金霜结有来由。晃三周。玉童收。

法界清天,风月独相酬。

神妙器成堪中选,向仙院,夺仙标,第一筹。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押[尤]韵

行香子

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

六空罢对,一气专柔。火无亏,水无缺,契添抽。

百脉通流。四海周游。渐丹凝、清净光浮。

虚无妙体,难碍难留。应无方,明物物,显头头。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行香子

妄认苦蕴。汩碍胸中。逐缘生、分别匆匆。

好将万境,同摄心宫。泯迷踪,知诸相,体皆空。

照见空宗。有用真空。显心法、动作明空。

昆仑顶上,趯弄虚空。这空空,无可触,遍含融。

形式: 词牌: 行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