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问讯莺犹懒,寻芳花较迟。
忽惊雷送雨,渐喜水平池。
窃禄惭无补,归耕未有期。
春工谁道巧,不染鬓成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的《即事(其二)》,主要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问讯莺犹懒”写出了春寒料峭,黄莺尚未活跃的情景,透露出早春的慵懒气息。次句“寻芳花较迟”进一步强调了花开得比往年晚,显示出春意的姗姗来迟。
“忽惊雷送雨”转而描绘了春雷惊醒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及时的雨水,使得诗人的心情逐渐转为欣喜。“渐喜水平池”则描绘了雨后水面平静如镜,增添了春天的生机与宁静。
接下来,“窃禄惭无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居官位却未能真正为百姓谋福利的自责,流露出一种愧疚之情。“归耕未有期”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田园,过上简单生活的愿望,但又因为现实原因无法实现的无奈。
最后两句“春工谁道巧,不染鬓成丝”感慨春日的巧妙变化,却无法阻止岁月流逝,诗人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两鬓斑白。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景象,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宋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不详
夺得饥民鬼手中,误恩增秩敢言功。
颇闻有意徵黄霸,却坐无书遗子公。
莫我愁眉劳抚字,从渠醉眼乱青红。
床头况有韦编在,消长何妨以数穷。
光阴老去漫匆匆,千骑南来岁又穷。
竹瘦固应留晚节,梅开宁亦待春风。
青冥蹭蹬何关我,白发飘萧恐未翁。
毕竟田园归去好,暮云回首自江东。
已是春光晚,那堪雨气昏。
数茎惊白发,万感集清樽。
才力须时展,功名有命存。
眼前何足校,一笑任乾坤。
春工投老日骎骎,阅遍芳菲又绿阴。
不复椅梧倾宿凤,几番淮海变鸣禽。
太阿自抚为知己,焦尾谁弹莫赏音。
高下风花何足问,向来出处固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