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春二首

两岸山花中有溪,山花红白遍高低。

灵源忽若乘槎到,仙洞还同采药迷。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舅最先啼。

茶烟渔火遥看处,一片人家在水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首句“两岸山花中有溪”,以“山花”点明地点,以“溪”引出流水,营造出一幅山水相依、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山花红白遍高低”,进一步渲染了色彩斑斓的春天景象,红白相间的花朵遍布山间,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与和谐。

“灵源忽若乘槎到,仙洞还同采药迷。”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乘槎(木筏)到灵源,仿佛是神仙下凡,而仙洞则让人联想到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神秘之旅。这种想象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舅最先啼。”这两句通过季节性的植物(辛夷花)和时间性的动物(五更时分的乌鸦)来描绘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规律。辛夷花尚未凋谢,显示了春天的持续与生命力的旺盛;乌鸦的啼叫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富有哲理意味。

最后,“茶烟渔火遥看处,一片人家在水西。”这两句将画面收束于人间烟火之中,茶烟袅袅,渔火点点,远处可见一户人家静谧地坐落在水流西边。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安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忆荐福寺牡丹

十日春风隔翠岑,祇应繁朵自成阴。

樽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

花界三千春渺渺,铜槃十二夜沈沈。

雕盘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

苍野迷云黯不归,远风吹雨入岩扉。

石床润极琴丝缓,水阁寒多酒力微。

夕梦将成还滴滴,春心欲断正霏霏。

忧花惜月长如此,争得东阳病骨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冲虚观

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纤埃。

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

桐井晓寒千乳敛,茗园春嫩一旗开。

驰烟未勒山亭字,可是英灵许再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

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

人在函关先望气,帝于京兆最知名。

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

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