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自然美景与宁静生活,充满了诗意与禅意。
首句“两岸山花中有溪”,以“山花”点明地点,以“溪”引出流水,营造出一幅山水相依、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山花红白遍高低”,进一步渲染了色彩斑斓的春天景象,红白相间的花朵遍布山间,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展现出大自然的丰富与和谐。
“灵源忽若乘槎到,仙洞还同采药迷。”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乘槎(木筏)到灵源,仿佛是神仙下凡,而仙洞则让人联想到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神秘之旅。这种想象既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二月辛夷犹未落,五更鸦舅最先啼。”这两句通过季节性的植物(辛夷花)和时间性的动物(五更时分的乌鸦)来描绘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规律。辛夷花尚未凋谢,显示了春天的持续与生命力的旺盛;乌鸦的啼叫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富有哲理意味。
最后,“茶烟渔火遥看处,一片人家在水西。”这两句将画面收束于人间烟火之中,茶烟袅袅,渔火点点,远处可见一户人家静谧地坐落在水流西边。这样的场景不仅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安宁,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境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