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洨晚归

今日雨晴云出溪,疏林荒僻色愀悽。

杖藜出步洨水曲,白沙细草净无泥。

渔人截流张巨网,击水惊鱼鱼更迷。

儿童喜见鱼网重,得鱼贯柳毕提携。

林竹翛翛久不到,夏笋迸篱生不齐。

或蓑或笠荷尺箠,牛羊群过乔木西。

野旷衣润露已下,回寻归径登故畦。

吾茅遥见隐暝霭,到门邻舍鸡亦栖。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今日雨后天晴,云朵从溪边升起,稀疏的树林显得荒凉而凄清。
我拄着藜杖漫步在洨水弯曲处,白沙覆盖的小草干净没有泥泞。
渔夫在河中拦截水流,撒开大网捕鱼,鱼儿被惊吓得更加困惑。
孩子们欢喜地看到渔网满载,捕获的鱼穿过柳树,都提着回家。
很久没来这林竹之地,夏日新竹破土而出参差不齐。
有的披着蓑衣,有的戴着斗笠,扛着竹杖,牛羊群走过那边高大的树木。
野外空旷,衣服被露水打湿,我沿着旧路返回田间小径。
远远望见我的茅屋隐藏在暮霭中,到家时邻居的鸡也都归巢了。

注释

雨晴:雨后放晴。
疏林:稀疏的树林。
愀悽:凄凉、哀伤。
杖藜:拄着藜杖。
洨水:河流名。
白沙:洁白的沙子。
渔人:捕鱼的人。
贯柳:穿过柳树。
翛翛:形容竹木摇曳的样子。
夏笋:夏季的新竹笋。
荷:携带。
乔木:高大的树木。
衣润:衣服被露水打湿。
故畦:旧有的田地。
隐暝霭:暮色中的朦胧景象。
栖:归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晚景。诗人在雨后晴好的天气中,沿着溪流缓缓行走,四周是疏散的林木和荒凉的自然风光。杖藜(一种草本植物)间歇步,溪水曲折,白沙与细草交织,显得格外清净。

渔人在此捕鱼,他们张开巨网击打水面,惊起的鱼儿更加迷茫。儿童们看到满载而归的渔网,高兴地提着鱼儿回家。林间竹影婆娑,但久未有人到访;夏日的笋叶生长不均。

诗人观察到农夫们戴着蓑笠,手持锄头在田间劳作,牛羊群体过于乔木丛生的西边。雨后的野地湿润,露水已下,诗人寻找归家的路迹,重登旧时的田畦。

远处可以隐约看到茅屋的烟雾与暮色相融,邻舍的鸡儿也在树上栖息。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景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乡村晚景,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安逸与平和。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崦人家

处阴体生痾,居高地多风。

结庐西崦间,温凊适炎冬。

长杨带疏篱,绿畦分西东。

门前涧水流,系柳横桥通。

汲浅泉更甘,种沃年长丰。

生理左右足,家有百岁翁。

乃知淳朴全,能完造化功。

何必济渌河,晏寝玄华宫。

形式: 古风

西湖寺

旧闻宣律师,戒行极精苦。

眉毫出宝珠,锡杖解斗虎。

登坛三十年,布萨度缁侣。

故物今馀何,石像暴风雨。

形式: 古风

观西华摧

高山何时摧,谽谺作空谷。

拥土起重冈,断石大如屋。

洑泉尽涌发,散漫流新渌。

南渊势最广,百亩亭澳曲。

龙威俨睢盱,神灵不敢触。

兹旧多园囿,修篁带乔木。

今忽掀阜乱,高下眩人目。

惟羡势雄尊,作镇屹西服。

严威物所仰,宜滋万生福。

胡不静归根,震荡屡翻覆。

天地域中大,奔驰犹未足。

世事百年间,反衍如转毂。

开辟浩劫来,揽之不盈掬。

纷纷祇如此,于予幸乞独。

归来拂虚榻,孤坐但冥默。

形式: 古风

观梅次豫章公饮润甫家韵

江梅犯晨霜,喷薄弄晴景。

坐遣塞菹胸,化作陂万顷。

论交贵皓首,枯澹味方永。

戏探茱萸水,饱食云门饼。

日下烟渚寒,长歌敲柳瘿。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