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湛甘泉先生游白云

胜游遥叩白云关,水色山光紫翠环。

客爱峰高忘久坐,鸟知人好不思还。

蒲连曲涧杯流迥,僧定禅房意自闲。

我亦欲携飞舄杖,不知天隔几重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与湛甘泉先生一同游览白云山的壮丽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联“胜游遥叩白云关,水色山光紫翠环”,开篇即以“胜游”点明此次旅行的非凡之处,通过“遥叩白云关”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神秘感。接着,“水色山光紫翠环”则以绚丽的色彩勾勒出山水间的和谐与美丽,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紫色与翠绿色所包围,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颔联“客爱峰高忘久坐,鸟知人好不思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客爱峰高忘久坐”这一细节,展现了游人对高山美景的痴迷与陶醉,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遗忘。而“鸟知人好不思还”则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小鸟以智慧与情感,它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不舍,不愿离去。

颈联“蒲连曲涧杯流迥,僧定禅房意自闲”,转而描绘了山间小径与僧侣修行的场景。诗人通过“蒲连曲涧杯流迥”这一画面,展现了山中溪流的蜿蜒曲折与清幽,以及人们在自然中的自在与欢愉。同时,“僧定禅房意自闲”则体现了佛教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心灵的纯净与超脱。

尾联“我亦欲携飞舄杖,不知天隔几重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越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思考。诗人想象自己能够携带仙人的飞行鞋与拐杖,穿越重重山脉,追求那遥远的理想之地,既是对自然美的向往,也是对精神境界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赞美。

收录诗词(73)

王希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与美人燕集黄旗峰书院

嶙峋山色隐苍苍,石磴藤萝紫翠傍。

散帙才华谁作赋,踏青游冶自成行。

酡颜莫放千杯醁,老兴还怜十样妆。

醉倚海棠春欲暮,芳心宁惜对花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海珠寺

坐看天地小浮沤,海屋谁添第几筹。

佛顶祥光开宝藏,人间孤柱砥中流。

媚涵沧海空遗叹,价并乾坤肯暗投。

懒倚江亭横铁笛,恐惊风雨起潜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滕王阁

高阁嶙峋接碧台,何年帝子搆江隈。

风生南浦鱼吹浪,霞落西崖锦作堆。

片石聿新韩氏笔,残碑犹壮子安才。

洪都千载留遗胜,临眺登台首重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履迹亭

谁谓金丹可驻颜,空遗亭像凤台山。

虎铅龙汞今何在,秋月春花岁自闲。

蹑履仙踪存石上,入天层塔半云间。

我来欲询飞升术,辽海何时跨鹤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