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次玉除夕

鸭炉香烬酒微消,笑引诗魔伴寂寥。

漏滴寒声催五夜,天回和气入三朝。

玉堂冷署閒烹雪,水部高才醉颂椒。

明发趋朝陪御宴,同歌湛露听云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柯潜的《和周次玉除夕》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景象。首句“鸭炉香烬酒微消”,形象地展现了炉火已熄,酒意微醒的静谧氛围,暗示着新旧交替之际的温馨与闲适。"笑引诗魔伴寂寥"则写出诗人以诗歌排遣寂寞,享受这份宁静。

接下来,“漏滴寒声催五夜”描绘了夜晚滴漏声声,仿佛在催促时光流逝,暗示着除夕夜的漫长等待。“天回和气入三朝”则寓意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万象更新,充满希望。

“玉堂冷署閒烹雪”写出了宫廷内清冷的环境,诗人以烹雪为乐,寓含了对高雅生活的向往。“水部高才醉颂椒”中的“水部”指官署名,“椒”是祭祀时用的香料,此处暗指诗人与朋友共饮,颂扬才情。

最后两句“明发趋朝陪御宴,同歌湛露听云韶”预示着新的一天到来,诗人将参加朝廷的御宴,与众人一起欣赏音乐,共享节日的欢乐气氛,展现出对盛世繁华的期待和对皇家文化的亲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除夕之夜的宫廷生活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节日的喜庆,又有文人的雅趣。

收录诗词(114)

柯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卒于宪宗成化九年,年五十一岁。性高介,邃于文学

  • 字:孟时
  • 号:竹岩
  • 籍贯:莆田城厢区灵川镇柯朱村
  • 生卒年:1423—1473

相关古诗词

休庵为大司马王公题

山斗名高玉雪标,病来渐觉宦情消。

更呼童子囊书去,不赴邻家折简招。

载酒有时过竹院,看山常日渡溪桥。

笑他华发龙钟者,犹踏青霜候早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题方廷献西轩

故家孙子庙堂珍,斗室萧然寄此身。

竹色清含三径晓,鸟声啼送一帘春。

琴中风月常无恙,画里江山自有神。

近已攀龙霄汉上,梦魂犹恋水云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宋儒佥宪考绩还江西

西江佥宪好容仪,六月承恩下玉墀。

绿树轻风分手处,碧梧凉雨到官时。

看山多上滕王阁,访古频过孺子祠。

按节更应周列郡,清霜飞处有春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士华兄还柯山

袅袅东风吹柳枝,宦情乡思两堪悲。

谁知驻马分襟处,不似连床听雨时。

祖席共倾官市酒,行囊满载翰林诗。

无金堪寄为亲寿,只报平安慰远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