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其五)

长松老桂风霜足,细草幽花雨露沾。

天寒日下音书少,雁自高飞鱼自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之景。首句“长松老桂风霜足”,以“长松”和“老桂”为意象,展现了历经岁月洗礼的坚韧生命力,而“风霜足”则暗示了环境的严酷,但并未削弱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反而赋予它们更坚韧的品质。次句“细草幽花雨露沾”,通过“细草”与“幽花”的细腻描绘,以及“雨露沾”的细节,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象。

接着,“天寒日下音书少”,诗人将视角转向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通过“天寒”与“日下”描绘出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某种隔阂或疏远,即在寒冷的季节里,人们之间的交流似乎也减少了。最后,“雁自高飞鱼自潜”,以“雁”与“鱼”作为对比,前者高飞于天空,后者深潜于水底,各自遵循着自然的规律,自由自在地生活。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美,也隐含了对自由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表达了对生命坚韧、自然和谐以及个体自由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思,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收录诗词(249)

刘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燕中舍若水苦雨五绝句(其一)

湖水漫漫日夜添,芡芒蒲锷斗尖铦。

不须更问雨多少,且喜西窗青入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次韵燕中舍若水苦雨五绝句(其二)

风欺炊灶晨烟重,泥隔宾车午枕高。

谁记幽人张仲蔚,都将三径付蓬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次韵燕中舍若水苦雨五绝句(其三)

池蛙联络声方旺,径草纵横势未锄。

不厌微凉生枕簟,只忧新蠹入图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韵燕中舍若水苦雨五绝句(其四)

声入高梧翠竹边,故携枕簟北窗前。

无端唤起江南梦,记得扁舟夜不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