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二)

山居犹不厌山行,石磴攲危步履轻。

夹路不闻双阙在,幽岩应有五芝生。

春寒未放迁莺啭,风暖先催布谷鸣。

我欲营茅留俗驾,无赀谁寄孔方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颐浩在游览天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句“山居犹不厌山行”,表达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即使住在山上,也依然乐于在山中行走,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心境。接着,“石磴攲危步履轻”描绘了山路崎岖,但诗人却能轻松地行走,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夹路不闻双阙在,幽岩应有五芝生”两句,通过对比城中的双阙(宫殿)与山中的幽静,以及想象山中可能生长的灵芝,展现了诗人从繁华到简朴的转变,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春寒未放迁莺啭,风暖先催布谷鸣”则以季节的变化为背景,春寒未尽,黄莺尚未开始歌唱,而春风已暖,布谷鸟却已开始啼鸣,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同时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我欲营茅留俗驾,无赀谁寄孔方兄”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山中建造茅屋,留驻俗世的念头,但又因经济条件有限而感到无奈。这里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以及对物质世界的某种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86)

吕颐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齐州。南宋初年名相。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著有文集十五卷,已佚,今存《忠穆集》等。在相位时,颛肆自用,力排李纲、李光诸人。创立月椿钱,为东南患。然宣和伐燕之役,颐浩随转运;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请议长久之策,一时称其切直。又苗傅等为逆,颐浩与张浚创议勤王,卒平内难。少长西北两边,娴於军旅;应诏上战守诸策,条画颇备

  • 字:元直
  • 籍贯:其先乐陵
  • 生卒年:1071年—1139年4月30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沈元用游天台三首(其三)

前麾转綵陈旗红,二纪穷边一梦中。

曾拥雕戈思却日,屡乘铁马听嘶风。

谁怜老去三春病,自觉闲来万虑空。

满路落花归雁后,勿令书疏不相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登巾子山寄怀韩嗣夫

几年踪迹共飞沈,自渡江来幸盍簪。

奉使久违常恨别,闲居无梦不相寻。

勒功钟鼎经纶志,混迹渔樵老退心。

篱菊正开家酿熟,一樽何日得同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将至天台马上口占

东归顿觉马蹄轻,伫望天台景色新。

遥想故园芳草盛,一番桃李又烘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次韵郭传师宠寄闲居之什

小隐丹丘郡,安闲世虑空。

运筹边阃帅,昭代将家风。

牙帐霜矛白,宾筵舞袖红。

何时同把臂,醉伴钓鱼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