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将乐诸公贺五十

归来万死一生身,转觉知非未厌贫。

云近凤城惭舞彩,潮生鳄渚稳垂纶。

青山何处酬明主,白发应怜别故人。

天地风尘担负在,玉华闻已更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熙春所作的《谢将乐诸公贺五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归来万死一生身,转觉知非未厌贫。”诗人以自述的方式,描述了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乡,却发现自己对于过去的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尽管生活贫困,但内心却不再感到厌倦。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感。

颔联“云近凤城惭舞彩,潮生鳄渚稳垂纶。”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云彩接近京城,本应是荣耀的象征,但诗人却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而潮水涨起鳄鱼岛,诗人稳稳地垂钓,这一场景或许象征着他在逆境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实现。

颈联“青山何处酬明主,白发应怜别故人。”诗人思考着如何报答明君,以及对老友的怀念之情。青山代表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明主则象征着能够实现这些理想的机遇。白发的出现暗示了岁月的流逝,诗人对离别老友的感慨,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天地风尘担负在,玉华闻已更嶙峋。”诗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仍然坚定地承担着责任,即使经历了许多磨难,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依然坚不可摧。玉华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经过岁月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不拔。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内心平静与自我实现的决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荣誉与贫困、友情与孤独等复杂情感的感悟,展现了其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50)

林熙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陈云阶太学

曾从樽俎识声闻,忽谓龙光伏剑濆。

白苧宁甘轻白璧,青藜焉肯坠青云。

风嘶北冀驹无价,雾起南山豹有文。

愧我不才明主弃,愿君努力惜芳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和车国验茂才

曾闻剑气起龙光,牛斗三秋夜有霜。

孤凤文章常五色,双鱼书素重三阳。

即看冀北腾驹渥,岂谓堂前渺鹊梁。

车胤由来终荐达,逐臣宁自滞潇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吴山人归延津

三秋风色急寒砧,江上飞云恋故岑。

袖拂青乌生顾盻,尊开绿蚁动行吟。

金银夜识龙光气,去住时关凤渚心。

莫把谭天惊海内,儒门原自重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广文杨东霍之楚

泮水初开物色赊,公车同占上林花。

瓯西碧玉千金价,岭外青萍十里华。

世掌丝纶推彩凤,斋仍苜蓿动吹蛙。

荆阳亦是多才地,武文桃李即通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