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高叔嗣的《晚出曹门北道》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走出城门,步入郊外广阔天地的情景。"晚日郊关迥",夕阳余晖映照着远处的关隘,显得格外辽阔,暗示了诗人远离喧嚣的内心感受。"寒冬筋骨劳",寒冬时节,出行使人身心疲惫,但诗人并未停下脚步。
"不知临旷野,何事走平皋",诗人自问为何在这个时刻来到空旷的田野和低矮的草地,流露出一种迷茫与探寻的意味。"斜路孤村引",小路蜿蜒通向一座孤零零的村庄,增添了旅途的寂寥感。"空园乱木高",描绘了园中树木杂乱而高耸,更显荒凉。
最后两句"岁阑今去卧,谁认在蓬蒿",表达了诗人意识到年终将至,自己可能如蓬蒿般被人遗忘,隐含着一种孤独和淡泊名利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郊外景色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沉思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