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吟

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

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

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距离看似微小,连绵千山万峰。
尽管废寝忘食,却不愿放弃职责。
并非苛责他人,而是开口不易。
上天的心意并不遥远,一旦远离就无法回头。

注释

相去:距离。
一毛:极小的距离。
千山:无数的山峰。
复:又。
万山:更多的山。
虽:即使。
能:能够。
忘寝食:忘记睡觉和吃饭。
机关:职责或职务。
不是:并非。
责人:责怪他人。
备:完备,充分。
奈何:为何,怎么。
天心:上天的心意。
况:何况。
非远:并不遥远。
既远:一旦远离。
遂:于是。
无还:无法返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偶得吟》,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某种境遇或情感的深刻体验。首句“相去一毛间,千山复万山”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距离之遥仿佛微不足道,然而重重叠叠的山峦却阻隔了前行之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困境或对远方的思念。

接下来的“虽能忘寝食,未肯去机关”表明诗人虽然极度投入和专注,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但仍然无法摆脱某种现实的束缚或责任(“机关”可能指官场或世俗事务)。这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责任感。

“不是责人备,奈何开口难”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他并非苛责他人,而是自己难以启齿,表达出一种无奈和苦涩的情绪。

最后两句“天心况非远,既远遂无还”传达出诗人对理想或远方的渴望,尽管看似遥远,但他坚信只要坚持追寻,总会有一天能够接近或达到。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深沉而内敛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偶得吟

壮岁苦奔驰,随分受官职。

所得唯锱铢,所丧无纪极。

今日度一朝,明日过一夕。

不免如路人,区区被劳役。

形式: 古风

偶得吟

集大成人不肯模,却行何异弃金车。

便言天下无难事,岂信人间有丈夫。

天意顺时为善计,人情安处是良图。

天人之际只些子,过此还同隔五湖。

形式: 七言律诗

偶得吟

蛙蜢泥中走,凤凰云外飞。

云泥相去远,自是难相知。

形式: 五言绝句

唯天有二气

唯天有二气,一阴而一阳。

阴毒产蛇蝎,阳和生鸾凰。

安得蛇蝎死,不为人之殃。

安得凤凰生,长为国之祥。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