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二)

为谁厌尘世,屏迹入荒林。

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

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远离尘嚣,遁入荒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山月冻逾瘦,溪烟春转深”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象征隐士内心的孤寂与淡泊。山间之月在寒冷中显得更加清瘦,溪边之烟在春天里愈发浓深,这样的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隐士心境的宁静与深远。

“清寒高士梦,静穆贵人心”则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境界。这里的“清寒”并非指物质上的匮乏,而是指心灵的纯净与超脱;“高士梦”指的是高尚品德与理想追求的梦境,表达了隐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德理想的坚守。“静穆贵人心”则强调了隐士内心的平和与高贵,即使在孤独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尊严。

最后,“欲觅追陪者,茫茫不可寻”表达了隐士对于知音难遇的感慨。在如此高远的精神世界中,能够真正理解并陪伴他的人是稀少的,这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也是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不懈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遗憾。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三)

岁暮苦萧瑟,寥寥江上村。

丹砂难换骨,冰雪与招魂。

野水有馀韵,长烟留片痕。

人间寡巢许,契赏更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画梅为章次公成之题四首(其四)

姑射渺何许,神人不可逢。

林寒尚啼鸟,山静欲成龙。

超淡尊前影,萧条世外踪。

冷香无著处,摇落暮天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其一)

休将往迹问林逋,老鹤归来觅旧株。

除是孤山一卷石,不随春涨过西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为秦伯未之济画梅繫以截句四首(其二)

疏树垂垂弱不支,几经开折渐离披。

何郎已别扬州月,江上元宵属阿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