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祀太清宫三首(其三)十二时

乾坤泰,帝祚遐昌。宇县乐平康。

真游降格,宝诲昭彰。宸跸造仙乡。

崇妙道、精意齐庄。款灵场。洁豆荐芬芳。

备乐奏铿锵。犹龙垂裕,千古播休光。极褒扬。

明号洽徽章。朝修展,春豫谐民望。睹文物煌煌。

言旋羽卫,肃设坛场。报本达萧芗。

申严祀、礼备烝尝。答穹苍。

纯禧沾品汇,庆赉浃穷荒。封人献寿,德化掩陶唐。

保绵长。锡祐永无疆。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着祭祀与祥瑞之意的诗篇,语言华丽,意境辉煌。开篇“乾坤泰,帝祚遐昌”即设定了宏大庄严的氛围,“宇县乐平康”则展现了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真游降格,宝诲昭彰”中,“真游”可能指道教中的仙神下凡,而“宝诲”则是指珍贵的教诲或秘籍。此段落描绘了仙界与人间的交流和道德的传承。

接着,“宸跸造仙乡”一句,借用皇帝出行的庄重词汇,形象地描述了仙境的建立。“崇妙道、精意齐庄”则表达了一种对道教修炼方法和精神内涵的赞美。至“款灵场。洁豆荐芬芳”部分,可以想象到一场场面的祭祀活动,充满着神秘与敬畏。

下片“备乐奏铿锵。犹龙垂裕,千古播休光”中,“犹龙”可能暗示了帝王或仙人的形象,而“千古播休光”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永恒传承的赞颂。“极褒扬。明号洽徽章”一句,继续强化了一种崇高无上的颂扬之情。

至“朝修展,春豫谐民望”部分,诗人转向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睹文物煌煌。言旋羽卫”则似乎在描述一场盛大的祭祀或庆典活动。而“肃设坛场。报本达萧芗”、“申严祀、礼备烝尝”两句,详细描绘了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末段“答穹苍。纯禧沾品汇,庆赉浃穷荒”中,“答穹苍”可能是对天地自然的回应或感谢,而后续则是对美好祝愿和庆典活动的总结。“封人献寿,德化掩陶唐。保绵长。锡祐永无疆”最后一段,则是对帝王或仙人的颂扬,以及对祥瑞景象的永久盼望。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场面的细腻描写和对美好愿景的不断展现,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修持、天地感应以及永恒祥瑞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三)十二时慢

千年运,五叶升平。法扆坐中楹。

天高日润,雷动风行。三万里声明。

灵台偃伯仆边兵。事农耕。一气重滋萌。

万宝迄登成。天生嘉谷,博硕又芳馨。罄齐精。

谒款谢嘉生。神明地,当阳定,天位来助见人情。

璧圭葱璨,金石铿鈜。仪礼盛西京。

灵祗喜、福禄来盈。咏夷庚。

幔城班上笏,銮路趣还衡。觚棱双阙,赭案切三清。

动欢声。恩泽遍寰瀛。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高宗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其三)十二时

日将旦、阴曀潜消。天宇扇祥飙。

边陲静谧,夜熄鸣刁。文教普旁昭。

兴太学、多士舒翘。奉宗祧。新庙榜宸毫。

配侑享于郊。慈宁万寿,四海仰东朝。

男女正,中壶至桃夭。

年屡稔,漕舟衔尾夥,高廪接楹饶。

庙堂自有、擎天一柱,功比汉庭萧。

多少群工同德,俊乂旁招。

吉祥诸福集,燮理四时调。三年郊见,六变奏咸韶。

望云霄。降福与唐尧。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八年神宗灵驾发引四首(其三)十二时慢

珍符锡佑启真人。储思在斯民。

勤劳日升万物,皆入陶钧。收威柄,更法令,鼎从新。

东风吹百卉,上苑正青春。

流虹节近,衣冠玉帛,交奏严宸。万寿祝尧仁。

忽听宫车晚出,但号慕,瞻云路,企龙鳞。穷天英。

冠古精神。杳然上傃,人空望、属车巡。虚仗星陈。

画翣环拥龙輴。泉宫掩,帝乡远,邈难亲。反雕轮。

飞羽盖、还渡天津。雾迷朱服,风摇细扇,触目悲辛。

列嫔嫱,垂红泪,浥行尘。相将问。何日下青旻。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

虞主回京四首(其三)十二时

太平时。御华夷。躬听断破危疑。

春秋鼎盛,绌声乐游嬉。日升繁机。长驾远驭垂。

意在轩羲。恢六典、斥三垂。

有殊尤绝迹,盛德魄周施。方将缀缉声诗。

扩皇纲,明帝典,绍累圣重熙。高拱无为。事难知。

春色盛,逼千秋嘉节,忽闻玉几。颁命彤闱。

厌世御云归。翊翠凤,驾文螭。缥缈难追。

侍臣宫女,但攀慕号悲。玉轮动,指嵩伊。

龙镳日益远空游,汉庙冠衣。惟盛德巍巍。

镂玉册,传青史。昭示无期。

形式: 词牌: 十二时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