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马祖岩

去来踪迹等游尘,谁向蘧庐觅道根。

岩穴故应无别异,镌题空有姓名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廖刚所作,名为《再和·马祖岩》。诗中描绘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去来踪迹等游尘”,以“游尘”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人世间的行迹如同飘散的尘埃,转瞬即逝。接着,“谁向蘧庐觅道根”一句,引入了对“蘧庐”的探讨,蘧庐本是庄子笔下寓言中的居所,象征着人生的住所或生活状态。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在这样短暂而平凡的生活中,又有谁能真正寻找到通往真理或道的根源呢?

后两句“岩穴故应无别异,镌题空有姓名存”,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岩穴,指的是山洞或岩石的缝隙,这里象征着自然界的隐秘之处,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宁静与真实的向往。诗人认为,无论是岩穴还是其他地方,其本质并无二致,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装饰或人为的标记(如镌刻的名字),而在于内在的真谛和精神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真理追寻以及个人身份与存在价值的深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蕴含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0)

廖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时从学理学家杨时,成就了“道南高弟,绍兴名臣”的美名。一生亲历两朝荣辱兴衰,历任刑部侍郎、御史中丞、工部尚书。他持身立朝,忧国爱民,对外力主抗敌御侮、对内全力慰抚百姓;他刚正不阿,忠直抗言,令蔡京、秦桧等奸邪沮气。的精神和品格名重于天下,名扬于千古,为世代所赞颂

  • 号:高峰居士
  • 籍贯:北宋顺昌谟武
  • 生卒年:1070-1143

相关古诗词

再和.尘外亭

林远浑无鸟雀喧,山青那觅烧霆痕。

三千眼界云霄上,十万人家草树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再和.天竺寺

好山堆翠拥金莲,花屋笼云傍石泉。

秋沼英蕖半开谢,直须饶占一壶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抚州试院次韵王元衷上元作

帘垂永日小亭幽,时节惊人特地愁。

万井笙箫怀帝阙,一檐风雨寄他州。

青藜定遣相辉映,绿蚁何妨共拍浮。

不料篷窗今夜月,一时分付与高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张敏叔生辰

渥洼从古产名驹,想见当年梦吉符。

候协月轮周四极,史占昴宿降三吴。

文章直使惊天听,志业端期列圣徒。

七叶珥貂馀后庆,千秋遗庆足嘉谟。

星轺暂驾恩弥渥,霜节才临政已孚。

岂但平反无滥狱,会看调燮有真儒。

南州喜气光千里,东阁清芬荐百壶。

珍重公归庙堂后,老人长照帝王都。

形式: 排律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