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寿

二仪运枢机,大化神妙理。

至哉慈母恩,胚毓有诸已。

忆初堕地年,历岁忽四纪。

夭夭寸草心,烂漫春日美。

载观流水波,浩荡无息止。

寿龄既亦高,可惧还可喜。

古云七十稀,跻寿从此始。

鹤骨清以癯,素发垂两耳。

有子今何为,禄薄淡甘旨。

萱花灿北堂,烨烨吐芳蕊。

献此清苦心,荣宠殊足耻。

綵衣何灿然,长怜老莱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母寿》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对母亲长寿的赞美与感激,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切怀念。

诗中首先描绘了天地间运行的自然规律与宇宙间的神秘力量,以此引出对慈母恩德的颂扬。母亲如同孕育万物的大化神妙,将子女从生命之初培育至长大成人,其恩情深似海。诗人回忆起自己从出生到四十年光阴的流转,感叹生命的短暂与母亲养育之恩的伟大。

接着,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永恒,同时表达了对母亲长寿的喜悦与担忧。在古人的观念中,七十大寿极为罕见,而母亲能活至如此高龄,既是奇迹也是祝福。诗人形容母亲如鹤般清瘦,白发垂耳,岁月虽长,但母亲的慈爱与智慧依然熠熠生辉。

最后,诗人深情地描绘了母亲在家中北堂的位置,如同灿烂的萱花,散发出温暖与芳香。他将自己对母亲的孝心比作清苦的心意,即便生活清贫,也愿意为母亲献上最真挚的敬意与祝福。诗中提到的“彩衣”与“老莱子”,是古代孝顺父母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母亲的尊敬与爱戴。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母亲长寿的赞美与感恩之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的重视和对长辈的尊崇。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秋日游薛元卿园亭

小轩风日清,野色动遥瞩。

山蝉发古奏,江水酝春绿。

高松敛昼雾,飞露洒秋玉。

悠哉归兴长,白云满双足。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读陆宣公奏议

有唐三百年,贤相六七作。

伟哉陆宣公,忠烈宏烜赫。

奏书数百篇,千载焕丹雘。

郁郁王佐才,渊渊洙泗学。

溥施经济功,历吐匡君略。

惜哉生不辰,乃致身遭阨。

温其玉无瑕,粹然金有烁。

我观唐室中,国步实再愕。

颇于艰难际,获睹二三策。

君心变安危,臣志惟謇谔。

忠良世无几,谀佞日累百。

究竟谁为功,忽弃遗草泽。

但馀青史中,英论辉简册。

高风凛如在,开卷知吾获。

长歌思古人,泫然清泪落。

形式: 古风

燕杨氏书楼答张士行士行先生怀才抱道随时隐见其器度深远固未易以窥测然幽情雅韵发于吟咏有以泄其湮郁之气岁癸巳秋八月二日偶寓杨氏书楼夜分匡坐四顾寂寥念时序之相关竟纷华之易谢而况兵革未辑嚣嚚肆华民生不遑底宁术业竟安所效思远何穷情感不已相与操笔独吟飞章远寄辞采溢目义理沃心三叹之馀朱弦疏越然未足喻其意勉续高韵以答先施虽不能如古人所和之心为美世所沿习聊循其辙耳惟高明亮之

老骥倦伏枥,慨想伯乐驭。

悠哉壮士心,岁月感庭树。

谁怜青云姿,迥隔丹霄路。

况此烽尘秋,履道蹶幽步。

腥风满天地,末俗吁可恶。

周德固自珍,危论未堪吐。

落落青松高,岑岑碧山故。

颇欣巢许游,复悦黄绮遇。

端期芝岭居,永谢草庐顾。

静观声利徒,变灭等飞露。

颓阳既西流,逝水复东注。

冥心了神化,至理匪难悟。

才衰甚吾忧,德立喜君具。

披章分夜吟,洒笔良朋预。

清知冰雪心,响杂琼瑶语。

玄酒味方淡,太羹还可饫。

怀哉古人风,共乐君子素。

尚期黄发交,庶足慰迟暮。

形式: 古风

题李太白画像

函关有客乘青牛,西游直上昆崙丘。

长庚一点落人世,飘然又作人间游。

虬龙之姿风雨笔,六代无人气萧瑟。

骊珠万斛起光芒,天地无云星斗湿。

泰山不动黄河清,美人一去三千龄。

天风何处爽毛骨,月明沧海骑长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