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赠李立斋总戎》。诗中描绘了一位威镇南方万里疆域的儒将形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文采。
首联“作镇炎方万里清,风流儒将早知名”开篇即点出总戎的非凡地位和早年的声名远播,以“万里清”形容其治理下的疆域安宁,以“风流儒将”赞誉其文武双全的风采。
颔联“骅骝日永嘶长路,鼓角秋高满郡城”运用了骏马嘶鸣和战鼓角声的意象,生动描绘了总戎在辽阔疆域上指挥若定、军容整肃的场景,展现出其作为将领的雄壮气魄。
颈联“旧向词坛称绣虎,曾从沧海射长鲸”则进一步揭示了总戎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在文学领域也颇有建树。以“绣虎”比喻其文采斐然,以“射长鲸”形容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豪迈气概。
尾联“盛年才擅兼资美,麟阁遥开待勒铭”总结了总戎正值壮年,才华横溢,不仅在军事上功勋卓著,文学造诣同样不凡。最后表达了对总戎未来的期许,期待他能像历史上的英雄一样,功绩载入史册,留下不朽的名声。
整首诗通过对总戎形象的细腻描绘,既展现了其在军事领域的赫赫战功,又突出了其文采飞扬的一面,塑造了一个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