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月

石头望月秦淮里,不知月在秦淮水。

银汉平铺一色秋,珠阁琼楼正相似。

秦淮女儿十三余,绡幕半卷坐飞除。

霜妾星妃两不如,云中雀子那得住。

桂树团团系舟处,极浦烟波从此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盛鸣世的《秦淮月》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的月夜画卷。首句“石头望月秦淮里”,以石头城为视角,暗示了月光洒在秦淮河上的宁静氛围。接下来,“不知月在秦淮水”巧妙地表达了月与水的交融,让人产生遐想。

“银汉平铺一色秋”将银河与秋夜的秦淮水面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开阔而清冷的画面。“珠阁琼楼正相似”则运用比喻,形容月光照耀下的秦淮两岸建筑如明珠般璀璨,如同仙境。

“秦淮女儿十三余,绡幕半卷坐飞除”聚焦到月夜中的少女,她轻纱半掩,仿佛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更增添了诗意的韵味。诗人接着通过“霜妾星妃两不如,云中雀子那得住”赞美秦淮女儿的美丽,认为她们的姿容连霜神和星妃都比不上,连天上的雀鸟也留恋不已。

最后两句“桂树团团系舟处,极浦烟波从此去”以桂树和远方的烟波作结,暗示了秦淮河的神秘与悠远,以及乘舟离去的意象,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秦淮月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秦淮河畔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月夜之美。

收录诗词(28)

盛鸣世(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陈献墀入计

朔气渡河水生骨,敝巾小车伤远涉。

朅来送客三日程,不尽关山恨重叠。

与君相知岂徒然,一片肝胆千秋悬。

感恩不忘国士报,许心更受他人怜。

君今西去谒人主,五玉诸侯联佩组。

汉家计吏开明堂,黄金玺书谁比数。

朝罢从容下玉除,天乐缥缈云中居。

行过阁门问丞相,挽回元化今何如。

形式: 古风

秦淮斗草篇

乐游苑内花初开,结绮楼前春早来。

春色染山还染水,春光衔柳又衔梅。

此时芳草萋萋长,秦淮女儿多闲想。

闲想玉闺间,罗衣正试单。

芳飙入户吹帷动,巧鸟当窗搅梦残。

因娇丽日长安道,相戏相耍斗芳草。

芳草匝初齐,茸茸没马蹄。

芳草远如暮,望望迷人步。

将绿将黄不辨名,和烟和雾那知数。

凤凰台上旧时基,燕雀湖边当日路。

结伴踏春春可怜,花气衣香浑作烟。

谁分迟迟独落后,谁能采采不争前。

袅袅桑间路,佳期何暇顾。

悠悠淮水湄,远道不遑思。

空生谢客西堂梦,徒怨湘娥南浦离。

未鸣鹈筜先愁歇,乍啭仓庚正及时。

正及时,先愁歇。密取畏人窥,疾行防藓滑。

入深翠湿衣,缘高香袭袜。搴若将何为?

束刍欲待谁?茜红犹胜颊,荑白却惭肌。

薜荔裁衣安可被,菖蒲结带岂堪垂。

盈匊盈襜罗众芳,蛾飞蝶绕满衣裳。

兰皋藉作争衡地,蕙畹翻为角敌场。

分行花队逐,对垒叶旗张。

花花非一色,叶叶两相当。

君有麻与枲,妾有葛与藟。

君有萧与艾,妾有兰与芷。

君有合欢枝,妾有相思子。

君有拔心生,妾有断肠死。

嬴归若个中,输落阿谁里。

相向无言转自愁,芳坰过客忽疑秋。

别本辞柯何倚托,倾青委绿满郊丘。

虽残已受妍心惜,纵贱曾经纤手摘。

芍药多情且自留,蘼芜有恨从教掷。

人生宠爱几能终,人心安得采时同。

萦愁结念寻归径,接佩连裾趁晚风。

情知朽腐随泥滓,会化流萤入幕中。

形式: 古风

咏美人隔墙折花

离离墙影动,谓是东风吹。

美人金梯出,纤手摘花枝。

钏声惊起鸟,纷纷落玉墀。

稍高攀不及,下望复移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友人游燕

离筵别棹暮江滨,红树青山映白莼。

一过江南风景异,两行衰柳送行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