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闸吴大帝庙

赤壁濡须事已虚,且依栎闸酹芳壶。

九原尚拟吞铜雀,千载今惟记赤乌。

湘浦有人修旧祀,荆州无地展雄图。

定知斫案英灵在,閒对祠前洗湛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赤壁和濡须的往事已经成空,暂且靠着栎木闸边祭奠美酒。
即使地下世界还怀有吞并铜雀台的心愿,千年之后人们只记得那赤乌的传说。
湘江边有人修复了古老的祭祀,荆州却已没有地方展现昔日的雄图伟业。
必定知晓英灵依旧在案前,闲暇时在祠堂前清洗宝剑湛卢。

注释

濡须:古代地名,与赤壁之战相关。
栎闸:可能指某个地点,栎木闸边。
赤乌:可能是赤乌鸟或赤乌年号,代指历史记忆。
湘浦:湘江边。
湛卢:古代宝剑名,这里代指英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名为《栎闸吴大帝庙》。诗中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赤壁濡须事已虚,且依栎闸酹芳壶。" 这两句诗开篇即以淡定的笔触讲述了赤壁之战的历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但诗人仍旧停留在栎闸旁边,仿佛能闻到当年英雄豪杰留下的酒香。

"九原尚拟吞铜雀,千载今惟记赤乌。" 这两句则是通过对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九原,即九天;铜雀,传说中的火鸟),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不朽传奇的赞美之情。而“千载今惟记赤乌”则特别强调了历史长河中,人们更关注的是那些如同赤乌般英勇无畏的人物。

"湘浦有人修旧祀,荆州无地展雄图。" 这两句诗转向现实,描绘出湘江之滨有人在恢复古老的祭祀活动,而荆州(今湖北襄阳一带)虽然没有足以展示英雄豪气的地方,但通过修旧祀和记忆历史,可以感受到当年英雄人物的英勇气概。

"定知斫案英灵在,閒对祠前洗湛卢。"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英雄英灵不灭的坚信,以及他自己在庙前静坐思考,清洗心灵,以达到与古代英灵沟通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个人理想和抱负的坚持。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送丁少卿自桂帅移镇西蜀

琼海收兵玉帐閒,又移斋舰溯涪湾。

三边形势全凭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将旧闻侵剑阁,汉兵今欲卷函关。

细倾瑞露论西事,想在元戎指画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广州刘叔治倅钦州兼守事

天涯亭畔拥提屏,丹荔黄柑满去程。

皂盖却迎新别驾,碧幢应忆老先生。

象蹄印雨归蛮国,鲸鬣掀潮撼海城。

曾是乡贤分守处,试寻醉石共题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友人之辰州觐省

跕鸢东畔瘴云低,山径如梯去马迟。

正则自吟皇树颂,广微惟诵白华诗。

春风采药桃花国,落日寻碑薏苡祠。

觅得丹砂能寄否,溪亭送客鬓毛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史主簿之鄂就辟(其一)

囊中秋卷逼唐贤,门外侯芭问太玄。

才大岂堪栖枳棘,官清应只友兰荃。

湘行又泛君山月,淮绩曾冲赤壁烟。

拟借从君新句看,试寻黄帽寄纲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